天天看点

为何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最强悍女记者法拉奇、导演周可这样告诉你…

为何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最强悍女记者法拉奇、导演周可这样告诉你…

灯光渐起,伴随着神秘的手碟音乐,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从对一个女人的一场审判开始拉开序幕。男医生、女医生、父亲、母亲、报社老板等陆续以证人或是陪审员身份“登场”发言,陪审员将对这个女人涉嫌谋杀腹中胎儿的“罪行”进行有罪还是无罪的表决,这场关于人性的审判瞬间引发了观众好奇与思考。

“那天晚上,当我睁开双眼坐在黑夜里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你的存在。仿佛一颗子弹射中了我,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心脏再次跳动时,无限的惊奇如枪林弹雨般袭来。我问了自己一个可怕的问题:你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一天,你会带着责备的心情冲着我哭喊是:谁给了你权利,让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你征求过我的意见吗?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

三位女演员同时在白色半透窗帘后现身,共同演绎这个怀孕女人,她们像是在平行空间里的同一个人,代表这个女人的不同侧面,有偏事业型和理性的,有偏重家庭型或感性的,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爱情、自由、权利、明天的自我拷问。

根据意大利著名记者、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同名小说的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近期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首演。该剧由导演周可执导,黄芳翎、沈佳妮、麦朵三位女演员联合主演。该剧讲述一段怀孕女人与腹中胎儿之间的缠绵心曲,更是一个有关生命探索的故事。

20世纪“最强悍”战地女记者法拉奇柔软之作首次搬上话剧舞台

剧中的这个女人被一千个问号折磨着:为什么要将一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孩子自己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吗?成为女人会怎样,成为男人将如何?孩子属于国家、父母,还是他自己?成为母亲是一个女性的天职,还是自由的选择?怀孕生子是否就意味着放弃事业前途,放弃个体自由,放弃作为独立女性的存在?……她没有具体的面孔、名字和年龄,但是也许今天的每一位女性都会从她身上辨认出自己,至少是部分的自己。

为何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最强悍女记者法拉奇、导演周可这样告诉你…

意大利著名记者、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采访女王”,20世纪最“强悍”的女性之一。1950 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 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等,曾与全球60多位国际政要激烈言辞交锋,其记者生涯被誉为“采访艺术的辉煌典范”,著有《风云人物采访记》《男子汉》《印沙安拉》等作品。

小说《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法拉奇笔下最柔软的作品,它是社会历史、真诚忏悔与虚构故事的混合物。小说首次出版于1975年,一出版便在欧洲大获成功,逾40年畅销不衰,仅意大利语版小说就卖出超过150万册,很多读者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完全着迷其中。中文版小说一经出版,便吸引了大批中国读者的注意,尤其是女性读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把这部小说搬上话剧舞台,特邀导演周可执导,在“小而美”的小剧场里将以充满诗意的方式呈现。

为何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最强悍女记者法拉奇、导演周可这样告诉你…

“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首诗,这是一首写给女人、写给生命的诗,”编剧、导演周可告诉记者:“我看了《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小说之后,觉得小说已经把‘生命课题’中所有会碰到的问题,借由母亲之口向读者们说出: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虚无,如何面对爱情、生命、性别、自由、公平,如何面对生命意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正如我们这个戏的最后一句台词,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它存在着,生命永远存在着。我们个体会消亡,但是生命本身不会消亡。人类所有的成长、经验、智慧都会随着生命的延续在宇宙中存在下去。”

小说没有具体的故事和情节,行文颇为意识流,因此改编成话剧富有挑战。鉴于这本小说的独特性,周可设想可以用三位女性来扮演剧中的同一个女人,这三位女性也会同时扮演剧中男女老幼不同的角色。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是增加它的叙事性,另外围绕她出现的所有人物,其实都是她自己的映射。

在“最接近宇宙的声音”中,三位实力女演员演绎“她”人生

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由三位各具魅力的实力女演员黄芳翎、沈佳妮、麦朵联合主演,她们三人共同饰演剧中的这位怀孕女性,但各自又要分饰男医生、女医生、报社老板、母亲、父亲、祖母、孩子等多个角色,这对她们来说都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拥有多年舞台经验的上话演员黄芳翎,曾出演过话剧《糊涂戏班》《杀戮之神》《海达·高布乐》《4:48精神崩溃》《狗魅Sylvia》《邬达克》等作品。黄芳翎非常享受这次的排练过程:“戏剧是‘更大’的东西,我们在排练过程中分享了各自的秘密,排练场从细小的回忆展开,我们彼此分享了那些从儿时到现在关于家庭的故事,还有我们曾经选择逃离的时刻,那些勇敢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某种意义上‘更大’的人,拥有了可以与观众对接的情感……”

为何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最强悍女记者法拉奇、导演周可这样告诉你…

演员沈佳妮,曾出演《猎狼者》《大秦帝国之崛起》《北平无战事》《速求共眠》《第三种温暖》等影视作品,《长恨歌》《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话剧作品。活跃于影视荧屏较少出演话剧作品的她,当看到要排演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消息时,瞬间被这个戏的题材所吸引:“我心动了!一个孩子的降临是它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安排。对于生命的探讨引发我的好奇。”沈佳妮说,法拉奇浓烈炙热的一生,使我很想体验她笔下的思考和选择。”

上话青年演员麦朵,刚刚斩获第二十四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最具潜质新人奖,年纪虽轻但已在话剧《第二性》《商鞅》《红楼梦》《伽利略》《厄勒克特拉》、音乐剧《烽火家书》等多部作品中崭露头角。参与该剧,让她对生命的孕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孩子确实是女人生命中最柔软的那个部分,让女人变得坚强,仿佛拥有了盔甲。我们并没有试图通过哭泣,来告诉大家孕育生命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而是想展现一个人,一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旅程。”

为何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最强悍女记者法拉奇、导演周可这样告诉你…

此次演出现场,还特邀手碟艺术家尹引现场演绎小众打击乐器手碟,尹引曾开创手碟冥想实验、手碟诗等项目,至今与诸多音乐家、艺术家策划并实验音乐现场数十场。手碟的声音被誉为“最接近宇宙的声音”,音乐空灵、神秘,直达心灵让人能瞬间放松。手碟能够与书法、舞蹈、绘画,装置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相结合,更可以应用于减压、疗愈。这一次,手碟将于戏剧结合,导演周可也希望通过手碟的声音与剧场这个空间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给在场观众来一次“灵魂的按摩”。

舞台剧《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说尽一个女人心中最私密的痛楚与甜蜜、困惑与勇气、自私与伟大,涉及对人类生与死、爱与恨的深刻怀疑与痛苦思索。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9日,在跨年档上演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邀请观众走进小剧场来一次真挚的私密交流。

剧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