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表的“五虎上将”,实力不输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太多的人物故事,像: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张飞当阳桥喝退百万雄兵;马超渭水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但是,其实也有一些被我们忽视的“狠角色”,比如刘表手下的“五虎上将”,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要比演义里写得要牛B很多!甚至已经可以跻身三国一流文臣武将之列!下面就跟随小纵一起来盘点下吧。

一、文聘
文聘,字仲业,荆州牧刘表麾下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曹操听闻刘表死讯后,起兵数十万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文聘慨然拒绝道:“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是荆州所有官员中最晚去见曹操的。
曹操见到文聘后,故意问他:“为什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文聘的忠心所感动,仍旧让他守卫江夏。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江夏之际,文聘多次率领兵马,攻击关羽军的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后来又用疑兵之计大破孙权,威名远扬!累功封后将军,新野侯。
top2魏延
刘表手下的五虎大将,媲美五子良将,为何放着不重用?魏延,字文长,本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下,隶属刘表。韩玄却不重用魏延,并且因为韩玄要杀黄忠,激于义愤,便率吏民杀掉韩玄,投降刘备军。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二、黄祖
黄祖,刘表麾下大将,曾怒斩“”三国第一喷子祢衡。刘表在世时,黄祖长时间担任江夏太守,东拒孙吴。虽然黄祖在《三国演义》中篇幅不多,但正史中,黄祖曾射死赫赫有名的“江东之虎”孙坚,与孙家自此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后来,黄祖陆续又跟孙策、孙权交战,先后斩杀徐琨、凌操等江东大将,让孙吴整整头疼了长达十八年之久。
麴义
麴义生卒年不详,袁绍手下第一大将!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投奔袁绍后,组建了三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先登死士”,并在决定袁绍公孙瓒命运的界桥大战里,一战覆灭(不是击溃)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彻底扭转了!袁绍和公孙瓒开战以后屡战屡败的命运!小纵认为,公孙瓒其实就是从被麴义在界桥打败,才开始走下坡路!后来由于麴义自恃功高,言行有些出格,被袁绍所杀。其统帅的“先登死士”大部分被袁绍兼并,少部分人逃亡投靠其他势力。
张飞
马孟起名将之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屡世公侯,在西凉威望极高,有神威将军之称。诸葛亮评价他“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杨阜称其有信布之勇,曹操曾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出自山阳公载记,准确性不及《三国志》)。但是正史中的马超在父亲宗族尽投曹操时,与韩遂合兵反叛(不是演义中曹操先杀马腾,马超愤而起兵),使父弟宗族受戮,翼城下妻子儿女尽皆被杀,归降蜀汉后直呼刘备之名(出自山阳公载记),惹得关羽,张飞愤怒,性格上有一定缺陷。
这么多名将,为啥刘表不重要呢?原因很简单,刘表是名士,号称''八骏''之一,单骑入荆州,让荆州士林为之动容,迅速的投靠。而像甘宁,魏延,黄忠之辈都是本土寒门,刘表总端起自己的“名士”架子,瞧不起有社会地位低而有实才的人。所以,拥有虎将,却不敢用,也不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