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太多的人物故事,像: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雲長千裡走單騎;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張飛當陽橋喝退百萬雄兵;馬超渭水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形象。但是,其實也有一些被我們忽視的“狠角色”,比如劉表手下的“五虎上将”,在真正的曆史上他們要比演義裡寫得要牛B很多!甚至已經可以跻身三國一流文臣武将之列!下面就跟随小縱一起來盤點下吧。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一、文聘

文聘,字仲業,荊州牧劉表麾下大将,鎮守荊北,劉表用他來抵禦北方諸侯的進攻。建安十三年劉表病逝,其子劉琮繼位。曹操聽聞劉表死訊後,起兵數十萬南征荊州,劉琮與衆官商議,決定舉荊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喚文聘一起歸降,文聘慨然拒絕道:“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職,隻應待罰而已。”曹操接收荊漢後,文聘是荊州所有官員中最晚去見曹操的。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曹操見到文聘後,故意問他:“為什麼來得這般遲呢?”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見人!曹操被文聘的忠心所感動,仍舊讓他守衛江夏。文聘也不負曹操所望,守禦江夏之際,文聘多次率領兵馬,攻擊關羽軍的辎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成為曹操倚為屏障的大将之一!後來又用疑兵之計大破孫權,威名遠揚!累功封後将軍,新野侯。

top2魏延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劉表手下的五虎大将,媲美五子良将,為何放着不重用?魏延,字文長,本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下,隸屬劉表。韓玄卻不重用魏延,并且因為韓玄要殺黃忠,激于義憤,便率吏民殺掉韓玄,投降劉備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将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将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将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将。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随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二、黃祖

黃祖,劉表麾下大将,曾怒斬“”三國第一噴子祢衡。劉表在世時,黃祖長時間擔任江夏太守,東拒孫吳。雖然黃祖在《三國演義》中篇幅不多,但正史中,黃祖曾射死赫赫有名的“江東之虎”孫堅,與孫家自此結下不共戴天之仇。後來,黃祖陸續又跟孫策、孫權交戰,先後斬殺徐琨、淩操等江東大将,讓孫吳整整頭疼了長達十八年之久。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麴義

麴義生卒年不詳,袁紹手下第一大将!早年在涼州,精通羌人戰法,投奔袁紹後,組建了三國最精銳的部隊之一——“先登死士”,并在決定袁紹公孫瓒命運的界橋大戰裡,一戰覆滅(不是擊潰)了公孫瓒的“白馬義從”,徹底扭轉了!袁紹和公孫瓒開戰以後屢戰屢敗的命運!小縱認為,公孫瓒其實就是從被麴義在界橋打敗,才開始走下坡路!後來由于麴義自恃功高,言行有些出格,被袁紹所殺。其統帥的“先登死士”大部分被袁紹兼并,少部分人逃亡投靠其他勢力。

張飛

馬孟起名将之後(漢伏波将軍馬援),屢世公侯,在西涼威望極高,有神威将軍之稱。諸葛亮評價他“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楊阜稱其有信布之勇,曹操曾言“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出自山陽公載記,準确性不及《三國志》)。但是正史中的馬超在父親宗族盡投曹操時,與韓遂合兵反叛(不是演義中曹操先殺馬騰,馬超憤而起兵),使父弟宗族受戮,翼城下妻子兒女盡皆被殺,歸降蜀漢後直呼劉備之名(出自山陽公載記),惹得關羽,張飛憤怒,性格上有一定缺陷。

三國劉表的“五虎上将”,實力不輸曹魏五子良将,可惜遇到庸主!

這麼多名将,為啥劉表不重要呢?原因很簡單,劉表是名士,号稱''八駿''之一,單騎入荊州,讓荊州士林為之動容,迅速的投靠。而像甘甯,魏延,黃忠之輩都是本土寒門,劉表總端起自己的“名士”架子,瞧不起有社會地位低而有實才的人。是以,擁有虎将,卻不敢用,也不重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