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15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陈毅在苏南敌后写的一篇文章《坚持江南抗战的诸问题》发表在新四军出版的《抗敌》杂志创刊号。文章后面有个“附注”,大意说:
“陈毅同志这篇文章,本来是非常整齐的一篇长文,因为写的时间过了好几个月,有些地方已经失时效,经编委商量后,删去很大一部分,弄得不很完整,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基本内容。因交通关系,未经陈毅同志同意,先行发表。”

这时,陈毅正到皖南准备向军部汇报工作。他一看文章和“附注”就火了:
“失了时效,还要发表;删去了很大一部分,居然还保持原来的基本内容,岂非滑稽?”
陈毅为什么发火?
因为“删去”的,正是他关于顽固派不顾民族大义,限制、破坏新四军在江南的抗战活动,以及因此和新四军产生的矛盾,从而影响了整个江南抗战事业的发展等章节,并且关于发展抗日武装的问题也被删得只剩下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而这些问题正是文章的主题所在——江南三角斗争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去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没有武装,便没有一切。这正是必须让大家明白的道理。可是,偏偏被删掉了。
陈毅来到《抗敌》杂志社,把杂志一把丢到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抗敌》主编朱镜我面前,顾不上寒暄,径自质问:“编辑部为什么不经作者同意删改我的文章?”
朱镜我支吾一阵后只好如实说:“这是项英同志的主张,项英同志删的。”
陈毅说:“他也不能强加于人啦!”
于是,他立即赶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住处。
项英与陈毅的私谊很好。他正在为陈毅铺床,正准备和他联床夜话。陈毅一见他就说:
“你为什么把我文章删了?”
项英熟悉陈毅的脾气,于是说道:“我说你呀,就是容易冲动。你那文人习气也该改一改啦,文章带刺,一时痛快,人家就理解你是出于团结抗战的诚意?弄不好就要惹是生非。”
陈毅更火了:“什么叫惹是生非?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可是你传达的。保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独立又统一。在敌后发展抗日武装,不可自己束缚自己,可以先奏后斩,可以先斩后奏,也可以不斩不奏……要什么都看别人的眼色,抗战还有什么前途?我们还能有什么发展?”
项英倒笑了:“你说,我项英不喜欢发展?”
陈毅深知项英急于建功立业,新四军发展得越快越好,巴不得皖南成为第二个延安,但是,他一个前提就是不得罪国民党当局。可是,怕得罪国民党,在行动上就必然前怕虎后怕狼,看人家脸色。这一点,陈毅是有意见的。
“要说发展,我比你还急哩!看到八路军在华北大发展比你还眼红!”项英说,“急有什么用,江南是敌顽腹心之地,有复杂的三角关系。”
陈毅说:“那就更必须挣脱羁绊,否则不要说发展了,甚至反而会被消灭掉!”
项英不同意,说:“你陈毅占了扬中,军部遭了三战区多少责难……”
“他们嚷嚷一阵之后,又怎么样呢?我们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他们拿不到台面上的。要发展,就要赶快东进北上,全军进入敌后,摆脱他们的束缚,放开手脚,扩大抗日局面。这才是上策。”
项英劝陈毅说:“还是搞得稳一些,先把部队搞得精一点,也还是发展嘛!”
陈毅说:“你在《抗敌》杂志上写的‘精兵主义’文章,我拜读过了。兵还没有几个,拿什么精?!我们新四军像个刚发育的小孩,怎么要他不补充营养?!”
“说来说去,你就是个‘人、枪、款主义’!”项英说。
关于“人、枪、款主义”这一名词,有个来历:1938年8月,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压制,陈毅与邓子恢、张鼎丞、粟裕等商议,就地组织游击队,收缴土匪武装,扩大兵员,并设法筹款,以补充自己的战争经费。但是,这却受到项英的批评,说这是“人、枪、款主义”,是破坏统一战线的冒险政策。因为“人、枪、款主义’,一是“扩大兵员”,二要“设法筹款”,这便要“破坏统一战线”。
说到“人、枪、款主义”,陈毅大为激动,毫不退让地说:“人、枪、款有什么不对?没有人,队伍能发展?没有枪,能打仗?没有款,队伍吃什么穿什么?没有人、枪、款哪来抗日根据地?我说你呀,说来说去还是个‘总理纪念周’思想!’
“总理纪念周”思想,陈毅是指游击队下山之初,项英在南昌国民党省党部一次“总理纪念周”集会上讲话所说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思想。那次讲话,后来被党中央批评为“投降主义”。
陈毅揭了项英的疮疤,项英脸色难看起来,沉着脸,一言不发。
这时警卫员打来了饭菜。项英自掏腰包,为招待陈毅加了一个炒辣椒。不料此时两人吵得就要不欢而散,还吃什么招待客饭!项英估计陈毅要拂袖而去,可是陈毅却说:“我可要吃饭了,有炒辣椒,我能不吃?再说,你也别撵我走,吃饱了再吵,非弄个明白不可!”
吃罢饭,两个人继续吵,或者叫继续争论,直到第二天,毫无结果。
因为两人要一起去欢迎周恩来副主席来军部视察,不得不偃旗息鼓。
实际上,这场争论还是有结果的,周恩来来了后,传达了中央精神,与东南局和新四军领导商定了今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这个方针,也就是说,支持了陈毅的“冒险”政策。
皖南事变后,1941年2月,刘少奇在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指出:“皖南个别党的负责同志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最初就犯了类似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以至失去自己的独立性……违背党中央的战略方向,违背中央的指示,没有积极向敌后发展,对敌后抗战与行动的信心不够,株守皖南,以致造成亲日派包围的恶劣形势。过早提出精兵口号,没有充分发展部队,反对建立根据地,认为这在华中敌后是不可能的,强调华中华南的特殊性。”
刘少奇还指出:“我军在苏南活动最久,且在陈毅同志领导之下,自始即正确的执行中央的统一战线政策及在敌后建立根据地与发展抗日武装部队的方针。”
陈毅元帅的战略眼光,是不是值得我们佩服?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
¥55.8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