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六旬老人遭人诬告,弄清原委,乾隆却将其满门抄斩

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文臣武将构成了封建王朝的主要支柱,但是为了彻底让他们臣服,皇帝通常会进行思想上的控制,兴起一种名为文字狱的东西,这期间又以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最为普遍。人们常说祸从口出,但是从笔端也一样会惹来滔天的灾难。

这完全是赤裸裸的诬陷,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也能扯上关系,罗织罪名,上报到皇帝那里,清朝的文人们也是头疼的紧,话不能随便说,字还不能随便写,这日子过的也是怪憋屈的。保不定你今天说“这青菜不合口味”,明天让皇帝知道了,得嘞,这肩膀上的脑袋就搁不住了。

六旬老人遭人诬告,弄清原委,乾隆却将其满门抄斩

中国历史上的冤狱

这不乾隆年间一个名叫王锡侯的人,六十多岁的一个老爷子,哎,咱明知道文字狱盛行,还不谨言慎行能行么?不过这也难说,再小心翼翼,也止不住有心人的构陷。

六旬老人遭人诬告,弄清原委,乾隆却将其满门抄斩

事情是这样的,他自己在家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康熙字典》,但是总觉着不好用,不顺手,于是他就自己琢磨,花了很多心血根据《康熙字典》改编了一本名叫《字贯》的字典。这下捅了马蜂窝,他的仇家王泷南认为这人实在太狂妄了,不仅出言对康熙大不敬,还擅自更改,侵犯了《康熙字典》的版权。

六旬老人遭人诬告,弄清原委,乾隆却将其满门抄斩

他就去县令那里举报,县令一看,这事难办,可大可小,不过他裁定不了,就报给了自己的上司---当时的江西巡抚海成。海成一看这涉及到文字狱啊,皇帝最近对这个查得严,事情大条了,不敢轻易决断,就再往上报,最后送达了乾隆那里。

六旬老人遭人诬告,弄清原委,乾隆却将其满门抄斩

乾隆一听单单那句话,那就是个大不敬的罪,至少也得免去王锡侯举人的身份,然后再翻开《字贯》一看,不得了,第10页那里居然直接提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名字,丝毫没有避讳,气的不得了,当下下旨要将他满门抄斩。

王锡侯一家老小,子孙七人全被处死,其他女眷发配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为奴为婢,有为他求情的也一律流放或者处斩,看到了《字贯》,但是没有上报的也被革职,上上下下牵连百十来号人才算彻底平息下来。

六旬老人遭人诬告,弄清原委,乾隆却将其满门抄斩

可怜王锡侯读书一辈子,还梦想着报效朝廷,辛辛苦苦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编纂了这么一本字典,到头来却因为这么一本书触犯了乾隆的逆鳞,将一家子全搭了进去,实在是冤得很。

为了进行思想控制,古代帝王也是费劲了心思,但是这种动辄不分青红皂白的冤狱实在是要不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