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个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到底有多风流?

那个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到底有多风流?

李隆基只是一个庶子,原本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可是他硬生生闯了上去,迫得李成器主动让贤,将储位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才有了被史家捧了一千几百年的“开元盛世”,盛唐之盛,盛在玄宗。

不过,李隆基晚年却也将唐朝带上了下坡路,更因一个女人而被赶下了皇位,正如史家所言:“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矣,而又败以女子。”

他宠一个女人宠得失了天下,说是“风流债”倒也不为过。

那个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到底有多风流?

那么,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李隆基的“风流”,实际上应当从两个角度去看,一是他在政治、在功绩上的风流,二是他在感情上的风流。

他是一个风流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放在他那个时代就是那种“数风流人物,还得看李隆基”的风流人物。

张柬之、桓彦范他们发动神龙政变助李显复位,可惜李显这货太孬,复位没几年竟然被韦后给毒死了。

韦后秉政之后,曾一度想行“武则天故事”,这时候李隆基跳了出来,急忙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然后将李旦扶上了皇位。

李旦又当皇帝了,可是,他应当让谁接自己的班呢?一个是长子李成器,一个是庶子李隆基,原本选择李成器是合情合理的,可李隆基功劳太大了,李成器能压得住李隆基?所以,李旦也很犹豫。

这时候李成器站出来表态了,“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这储位我不要了,时值国家板荡,你给对国有功的李隆基吧!

说白了,李成器也在害怕,唐自高宗之后,娘抢儿的位,儿造娘的反,叔篡侄的位,谁能保证手里有军权、又有谋略胆魄的弟弟李隆基不会造他的反?所以,李成器也够干脆,不敢要就不要了。

所以,李隆基这才得以从李旦的手里接过了皇权。

那个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到底有多风流?

李隆基虽然经李旦禅位当了皇帝,可实际上却仍然是太上皇李旦掌权,外加一个姑姑太平公主弄权。

此时李隆基虽然是皇帝,可说实话,他这皇帝当的也是心惊胆颤,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被拉下马。

为了摆脱李旦和太平公主对自己的威胁,他只能率先对李旦和太平公主下手,唱了一出先天政变,彻底地坐稳了自己的皇位,将皇权紧紧地抓在了自己手中。

此后,他致力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李隆基的盛世有多盛呢?

史家如此说:“西蕃君长,越绳桥而竞款玉关;北狄酋渠,捐毳幕而争趋雁塞。象郡、炎州之玩,鸡林、鳀海之珍,莫不结辙于象胥,骈罗于典属。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

冠带百蛮,车书万里!

李隆基以后,再无一人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如此李隆基,不可谓不风流。

那个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到底有多风流?

李隆基这个皇帝当的这么风流,那么,他作为一个男人又有多风流呢?

对于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女人,也许很多人只知道杨玉环杨贵妃,她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但是,绝不是唯一一个被他宠爱过的女人。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黜王皇后,随后册封武氏为惠妃、赵氏为丽妃、刘氏为华妃,称为“三妃”,武惠妃则是杨贵妃入宫之前最得李隆基宠爱的女人。

李隆基有多宠武惠妃呢?只因她一计、一言,他便做出了“一日弃三子”的疯狂举动,一日之间,将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三人废为庶人,随后处死。

此事看似荒唐的背后,实际上便是因为李隆基太宠爱武惠妃了,以至于她已经能够影响到了他的政治决策。

武惠妃之所以设计陷害李瑛三人,原本是为了推自己的儿子李瑁上位,只可惜这边打垮了李瑛他们,那边她却突然病逝了,反倒便宜了站在一旁瑟瑟发抖的李亨。

武惠妃一死,李隆基伤心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可是,他是一个皇帝,总不能吊死在一个女人身上不是?

所以,他开始寻找新的猎物,用来取代武惠妃的位置。

那个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他到底有多风流?

后宫虽有无数佳人,清纯的,妩媚的,青涩的,性感的,可谓是数不胜数,可是偏偏没有一人能入得了李隆基的眼。

这时候,有人使坏了,跳出来怂恿李隆基,皇上,寿王李瑁的王妃生得那叫一个漂亮哟,模样俊,身段好,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呀,又会唱歌又会跳舞,不如召她入宫看看?

李隆基一听,嘿,这不是“扒灰”嘛?可是再一想,天下是我的,寿王妃当然也是我的,再说了,看一看也不打紧吧?再想一想,这事真的很刺激呀!

于是,李隆基让寿王妃杨玉环入宫了,一看,惊为天人,二看,心潮澎湃,三看,留下此女!

可是话说回来,杨玉环是李瑁的王妃,李瑁是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儿子,所以也是他和武惠妃的儿媳妇,这武惠妃才刚刚死,自己便抢走了儿子的王妃,是不是不太好?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心安一点,李隆基后来又给儿子李瑁找了一个新王妃,算是对李瑁的补偿了。

李隆基有多宠杨贵妃呢?白居易诗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云“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见一斑。

只可惜,李隆基对她宠过了头,以至于安、史之流趁机乱国,他不仅被迫赐死了杨贵妃,还被儿子李亨夺走了皇位。

李治爱媚娘,李显惧韦后,李旦信公主,李隆基宠贵妃,李唐三代四位帝王皆“败以女子”,着实让人感叹唏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