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渝双城记】长寿人人向往‖张光勇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成渝双城记】长寿人人向往‖张光勇

长寿人人向往

张光勇

长寿人人向往。自古以来,为了长寿,多少人“敢问苍天,是否有仙?”秦皇嬴政,炼丹不成,焚书坑儒;汉代武帝,千人出海,蓬莱求仙。

长寿人人需要。古今中外,为了长寿,多少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唐代李世民,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清代乾隆,适时适当,而不乱补。

当今中国,国泰民安。人人思长寿,个个要健康。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长寿、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历代王朝、历代君王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长寿区委对标对表、顺应而为。在中国共产党长寿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坚定提出“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的发展目标,立足长寿独特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禀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以大数据、智能化、现代化生命科学为支撑,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世界一流的高新产业,塑造全域一体、功能互补、宜居宜业、运动康养的城乡格局,形成全民可及、全生命周期覆盖、数字化管理的社会生活形态,营造蓝绿交织、清新明朗、人文荟萃、山水共融的美好生态,全力构筑起以“长寿”为核心元素的城市品牌。

【成渝双城记】长寿人人向往‖张光勇

长寿,全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城市。蜀汉首置常安县,唐代设乐温县,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一村庄时突发大雨,于是进村避雨。看到一户农家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大摆宴席,十分热闹,正想问个究竟,见一位银须齐胸、白发满头,看似九十岁的老翁,便上前打听。原来是一户人家在做寿,老翁正赶去给爷爷一百五十岁生日祝寿。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岁的中年人拿着雨伞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给爷爷送伞。宰相心中好奇,便随老翁前去祝寿。临行时,宰相龙飞凤舞写下“花甲二轮半,眼见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成渝双城记】长寿人人向往‖张光勇

长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江两湖两山”,将长寿城区围在其中,其乐融融,回味无穷。

长江烟波荡漾,仿佛一条巨龙穿城而过,用纯洁的清流,灌溉长寿的一花一木;用磅礴的力量,推动长寿翻天巨变。诗人张若虚“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赐长寿湖,蓝绿相间,凹凸有致,轮郭分明,梦幻灿烂。在湖边漫步,云在水中飘,鱼在空中游。在飞机上俯视长寿湖,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岛屿,有的像小猪,有的像乌龟,这些奇怪的岛屿组成一个大大的“寿”字。

【成渝双城记】长寿人人向往‖张光勇

千岛大洪湖,水面呈枝叶状,湖区地势平坦,水面宽广,湖中岛屿密布,湖湾湖叉迷离,一直呈现一种原始美,“犹抱琵笆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醉美东山,位于长寿湖东岸的黄草山脉最高峰,有数万亩国有森林,数千亩茶山竹海,山上有太平寨、清坪寨、观音阁等古遗址。海拔九百四十二米,可鸟瞰长寿湖全景。山上有用楠木做成的许多建筑,飞檐翘角、风格雅致、古色古香,掩盖在森林竹海中,别有韵味。俯仰之间,皆是画面。春天,可聆听竹节拔高的声音;夏天,可感受微风拂面的清凉;秋天,可静悟云卷云舒的恬淡;冬天,可欣赏雪花飘飞的浪漫!

西山竹海,是一块神奇的旅游宝地,森林覆盖面广。有芦池坝、骑龙寨松林白夹林区、西山楠竹杂木林区、沙宝寨松林区、峰顶寺到天宫寨一带的松林——楠木林区;有芦池邹家大溶洞、付河旦丘溶洞、青龙洞、黑岩洞、懒板凳洞。连着万倾碧波的大洪湖,湖中千余座岛屿,是极佳的旅游景点。

长寿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长寿丰富的人文资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人为之惊叹,让长寿名符其实。

巴妇清,秦朝时期我国南方著名的大工商业主。以炼丹(水银)为业,“僮仆千人”,曾捐巨资修建万里长城,死后葬于江南龙寨山,秦始皇下令在其葬地修筑“女怀清台”,以资表彰。

谯定,生活于两宋之间。师从北宋大儒程颐,主攻周易。谯定高寿,享年一百三十岁,博学多才,著述颇多,《宋史》、《南宋史》等有传。谯定之学取儒、释、道三家之长自成一家,为宋代巴蜀理学四大学派之一涪陵学派的开创者。

李寿民,笔名还珠楼主,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现代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对其高度评价,著有武侠小说三十六部,代表作有《蜀山剑侠传》《春城十九侠》等。据初步统计,还珠楼主全部作品1700多万字,使他成为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的标杆,也是中国近代武侠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为武侠小说类型知识体系的生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长寿浩瀚的历史中,还有明代嘉庆年间官至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的聂贤;明代崇祯时期官至兵部尚书的陈新甲;清代道光年间率兵入疆打败张格尔入侵,被道光皇帝册封为振威将军,赐蟒袍、绘像紫光阁,官至陕甘提督的胡超;“三一八”事变牺牲的革命烈士陈燮;壮烈牺牲的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民国时期商业巨富孙仲山;中国近代“四大魔术之王”的傅润华;民革中央常委、《新民晚报》副社长陈铭德;被誉为“红色文胆”的原中宣部副部长廖井丹;中共长寿地下党组织恢复重建时的特支书记王秉楠;中央特科英雄陈昌;新中国海军创始人之一汪大漠,革命烈士程谦谋、韩子重、程冰仙等等。

长寿人,自强不息;长寿人,勤劳勇敢;长寿人,敢为人先。穿过时间的长廊,回首成功道路上所经历的奋斗历程,充满了感叹。

20年前的今天,国务院函复同意长寿“撤县设区”,吹响了长寿跨越追赶的冲锋号。全体长寿儿女不甘人后、开拓进取,经过20年顽强拼搏,千年长寿从“面子”到“里子”都焕然一新。

时代风起,江海潮涌。置身“两个一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的关键时期,长寿坚定提出“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的奋斗目标,以代代相续的坚守和努力,建成本土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交融、物质与精神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之城、运动之城、长寿之城。到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5岁,到205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90岁,成为世界知名的长寿之乡,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自古以来,长寿是长寿人的一张名片,长寿是长寿人的一种文化,长寿是长寿人的一种渴望。一千年的回眸,才有今生的相拥而泣;一千年的坚守,才有今天的铿锵有力;一千年的奋斗,才有今天的使命担当。

一代又一代长寿人接续奋斗、继续前进,必将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健康的中国长寿城成为一种价值理念、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追求。

重整行装再出发,把努力奋进的冲锋号角鸣响,把长寿古镇的神奇故事延续,把菩提山的圣灯点亮,把三道拐的悠扬歌声唱响,把长寿湖的粼粼波光泛起,把五华山的无穷魅力引爆,把先辈的红色基因传承,把长寿的核心元素夯实......

抓住现实中的一分一秒,胜过想象中的一年一月。“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不乱于心,不困于阻。不畏将来,不恋过往。如此,安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光勇(重庆市长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成渝双城记】长寿人人向往‖张光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