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前言

大家好,前几天我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和他们相关的一些事迹,今天就挑战一下自我,向大家介绍一场"

战役

",不是别的,正是号称"

运动战范例

"的"

莱芜战役

"。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一、 蒋介石——"稳一点,稳一点!"

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国共双方的算计。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首先是战役之初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的算计。1947年1月中旬,国民党军制定了名为"鲁南会战"的作战计划,旨在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全部占领华东解放区。

蒋介石亲自前往徐州部署,其参谋总长陈诚前线督战。

战役开始前,蒋介石反复强调,此战要稳!从红军时期就和共产党打交道的蒋介石,深刻了解着这群人的战斗力,正面战场他们未必是己方的对手,但,那层出不穷的诡异战术,自己这二十几万人可未必吃得消,一不留神就会"阴沟里翻船"。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所以,他们这次也是做足了准备的!战术上,国民党军纠结部队,齐头并进,在各个方向都设立了精锐师避免解放军偷袭,进攻节奏也是相当稳健的采取

"集中兵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避免冒进"

的龟缩式战法。战略上,蒋介石调集23个整编师53个旅合计24万余人,以临沂、蒙阴为目标,携南北合围之势欲要逼迫华东野战军进行正面决战,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二、包围与反包围

做足了准备的国民党军确实不好对付,齐头并进的架势恨不得两个人集成一个人,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

,看到这一长窜名字,懂的都懂,可想而知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力绝对不弱,甚至可以说强的离谱。但,饶是如此,面对国民党军的龟缩战术也是有些无从下手。1947年1月26日,华东野战军集结50个团的兵力拟定在鲁南进行决战,但敌人十分稳健,几次试探之后发现硬是无从下手,军委决定,放弃国民党军南线推进的敌军,反包围孤军深入的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

李仙洲指挥的第46、第73、第12等3个军。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有些人开始晕了,不过不慌,我再仔细讲讲,前面提到那只

"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部队就是从南线推进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和他指挥的8个整编师以及20个旅。

因为抗日战争的关系,共产党成了北方最大的赢家,解放军在北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国民党的势力则被压缩到了南方,另外,不巧的是此次战役发生在山东,靠近中国以北的地方。所以,国民党军要在势力影响薄弱的北地对共产党形成南北合围之势,

势必要有一支军队孤军深入。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李仙洲集团军

就是这样作用的一支队伍,中共中央打定主意歼灭他,而为了鼓励他,不至于提前跑路。

中共中央军委借着"鲁南战役"向蒋介石军部传出一个假情报,造成蒋军虽然没有达到歼灭华东野战军的目的,却成功给予对方重创,如今的华东野战军以是强弩之末的假象,又在临沂以南构筑三线阵地,摆出决战架势。

除此之外粟裕又派遣了两支骚扰阻击的队伍混淆视听,其一是阻击北进的国民党第74师的成钧7纵所属的19旅,其二是以诸般操作混淆视听的鲁中军区第二分区3个团,具体操作就是拉虎皮扯大旗,增灶减灶。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这一拖就是5天,时间来到2月15日此时华东野战军以秘密北上5天时间,战略转移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一切准备悉数就绪,粟裕与陈毅随即联名命令牵制、阻击南面欧震集团的部队撤出临沂,同时下达围歼李仙洲集团的作战预备命令,而国民党军果然中计,一度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急令龟缩在

莱芜

的李仙洲部出击合围华东野战军。相较于国民党军部的急切,

山东军管区司令王耀武

要冷静的多,他

通过情报察觉到华东野战军正隐秘的向北方转移

,他开始担心起自己手下李仙洲的安全,不顾蒋介石和陈诚的再三命令,下令新泰、颜庄两地部队星夜北撤。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这两支队伍的撤退立即引起了,粟裕等人的注意,早有预料的粟裕对此并不奇怪,两人隔空斗志,粟裕赌的是王耀武有所察觉但不太确定,李仙洲的第一次撤退,试探多过逃命!而此时华东野战军各部尚未完全抵达预定伏击圈,贸然出击只会打草惊蛇,随即下令各部依旧隐秘行动尽快抵达预定地点。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三、剿灭

他们的动作再度引起了王耀武的注意,弄清局势后,王耀武果断下令46军和73军星夜北撤,73军77师自张店经博山南下撤退。

到手的鸭子还能让你飞了?他粟裕可不信这个邪。当即决定于2月20日出战,先剿灭博山的73军77师再回头吃下李仙洲的主力部队。

一夜之间,李仙洲77师全数覆灭,77师师长田君建当场殉职,李仙洲这下慌了神,连忙写信向自己的上司王耀武求援。另一边,取胜的解放军部队立马投入对李仙洲的正面战场,而华东野战军的其余部队也完成了对李仙洲部的合围之势。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收到李仙洲的来信,王耀武考虑对策的同时急忙将消息上报给了蒋介石,对于当下局面他认为,这种情况下固守城池绝不是一个好选择,当下唯有集结兵力合力突围,才有一线生机!

收到王耀武消息的蒋介石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来不及懊恼,当下也只好按照王耀武的计划进行,他联系了空军对北撤的军队进行空中掩护,向上帝祈祷这只军队安然归来。

而收到王耀武回信的李仙洲,此时早已吓得六神无主,退路和陷阱傻傻分不清楚,慌忙撤退间一头扎进了粟裕精心设计的包围圈。当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深陷其中,再无回天之力,而粟裕则从容调度,彻底将李仙洲的反扑压倒,赢得了这场"莱芜战役"的最终胜利,并成功

将敌中将李仙洲活捉。

莱芜战役,华野合围李仙洲集团,粟裕将军连发军令,活捉敌方中将

总结

本次战役,解放军在粟裕等人的统筹领导下仅以6000余人的伤亡将歼灭了十倍己方伤亡人数的敌人。虽然打了一场大胜仗,但,内战本身就是失败的,无论谁输谁赢,这场战争本身就是失败的,因为无论胜利还是失败双方伤亡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只能说政见不同,不堪为谋。战争是守护和平的最后手段,但他绝不是唯一手段,珍惜眼前的和平,时刻准备着以战争捍卫和平,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正如我国外交官员在国际上发表的声明一样——我们绝不主动挑起战争,但绝不畏惧战争。

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谨记——战争是为了最后的和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