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规划引领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三生”融合标杆

作者:九派观察

“要开拓建设发展好佛北战新产业园,规划引领是前提,也是基础。”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下称“三水自然资源分局”)局长蔡振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过程中,该局将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地将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成为布局合理、产城融合、功能协调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向北重点发展先导型经济,打造战新产业集聚圈。在南海、三水两区交界地带规划总面积423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的主战场,三水片区北起大塘镇,南至白坭镇,涉及全区6个镇街八大园区。在土地规划上,如何实现集约、适度、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三水自然资源分局提出“规划引领、资源集聚”的工作思路,将把园区打造成“三生”融合标杆园区。

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规划引领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三生”融合标杆

三水以万亩产业用地、万亩国家级湿地公园、万亩森林公园的优质载体高起点规划建设云东海生物港。 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规划引领

打造“三生”融合标杆园区

当前,三水自然资源局分局正着力开展佛北战新产业园整体规划编制工作。蔡振鸿说,去年以来,三水自然资源分局积极推进三水区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编制工作,编制《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接下来,在编制佛北战新产业园规划时,将从产业、基础设施、“三生融合”等方面促进两大规划的联系,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三水自然资源分局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统筹考虑自然地理格局、资源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适应性以及产业、交通等基础条件,按照集约、适度、相对集中连片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佛北战新产业园的范围。同时,科学合理划定启动区和产业拓展区,通过规划统筹和整合优化引导优质要素资源优先向启动区和产业拓展区集聚。

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功能定位,目前三水区规划选取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启动区,另外选取水都产业园、佛高区大同湖产业园、大塘工业园B区作为产业核心区。这4个园区作为近期优先打造的区域,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

“接下来将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优化产业园范围,统筹各园区功能布局及土地利用要求,形成佛北战新产业园土地利用‘一张图’。”蔡振鸿说,在产业融合方面,将着重考虑发挥镇街原有的产业特色补链强链,同时做好基础设施的空间规划,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做到“楼不压水、城不压山”,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护并发挥好园区内山、水、林、田等自然生态的景观价值,打造特色化的产业办公环境和居住生活环境,打造成“三生”融合标杆园区。

资源集聚

优化空间打造产业集聚区

“除了从规划上考虑,我们还将在资源方面做好文章,做好相关调整促使优质资源集聚发展。”蔡振鸿说,要发展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要倾全市全区的资源进行集聚,这样才能够快速发展。接下来该局将做好土地规模调整等,将佛北战新产业园打造成大型产业集聚区。

佛北战新产业园横跨南海、三水两区,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建设畅通的地上、地下通道,同时要预留合理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科学合理布局地下综合管廊,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前瞻布局产业园信息化基础设施,着力建设智慧园区;另一方面,推进产业园范围内各片区间快速道路、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对产业园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公路、轨道交通、港航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时结合园区的未来发展需求,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科学合理预留线性基础设施通道和空间。

与此同时,要推进产业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有机衔接,将园区及周边区域生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协调和保障能力。通过邻里中心的打造和产业组团的规划建设,引进高质量的医疗机构、商业综合体、住宅生活区,提供社区化的生活配套和优质的教育资源配套,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佛高区云东海生物港除了拥有万亩产业发展空间,还有万亩国家湿地公园、万亩自然生态绿芯作为生态效益加持,将助力三水片区打造更高品质的产业园。“这样的生态资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产,我们要保护好它,拥有如此优美的生态,也将会吸引到更多科研机构和高尖端人才。”蔡振鸿说。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三宣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