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徐汇检察院牵头建立英烈权益保护和烈士褒扬工作机制

作者:文汇网
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徐汇检察院牵头建立英烈权益保护和烈士褒扬工作机制

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根据《条例》要求,徐汇区正在不断摸索、构建符合区域实际的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的联席会议机制。今天,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与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解放军上海军事检察院共同签署了《英烈权益保护和烈士褒扬工作机制》,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徐汇检察院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将机制转化为大保护成果,协同区域相关单位,让人民英雄情怀浸润检察工作的每一个边角,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徐汇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邱燕介绍,《英烈权益保护和烈士褒扬工作机制》共15条,各单位根据职责和专业进行分工,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对英雄烈士保护相关数据、线索进行实时共享,提升保护质效;对英雄烈士保护隐患和问题,联合开展巡查、检查等专项行动,共同维护人民英雄情怀和红色资源。协作方还将依托区红色文化资源,建立“英雄烈士保护公益诉讼示范点”,建设未成年人红色教育基地和社区观护基地,有效促进英雄烈士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英雄烈士保护公益诉讼品牌。

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徐汇检察院牵头建立英烈权益保护和烈士褒扬工作机制

在徐汇区华泾镇华泾路位育路交界处,有一座高2.4米的塔型墓标,“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烈士即长眠于此。此前由于自然风化等原因,这处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的红色遗址,也出现了破损老化等问题。这不仅与墓园庄严、肃穆的氛围不合,也有损英烈权益与社会公益。

针对邹容墓出现的墓碑与纪念碑风化、纪念碑地面塌陷裂缝、缺乏消防设备和照明设备、碑旁树木弯曲等可能危及相关文物纪念设施的问题。今年,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属地街镇华泾镇投入资金,对邹容墓进行修缮,设置提醒标识牌和引导牌,对墓碑进行描红,安装大门、铺设路面、挖排水沟。同时增加了绿化种植面积,对树木进行了修剪,使烈士纪念设施形成庄严、肃穆、优美的环境和气氛,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同时,成立工作组、召集志愿者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做到“应修尽修”,并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实现烈士纪念设施数据信息动态化,管理精细化。

徐汇区文旅局则将继续借助“一网统管”和局文旅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实时监测,形成革命文物巡查、违法发现处置闭环机制。同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底蕴,打造青少年红色研学品牌,推广红色主题教育线路,吸引市民游客线下打卡。

目前,徐汇区共有2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318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包括上海公安博物馆、邹容墓、五卅纪念柱、杨大雄烈士纪念碑等。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嘉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