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好公共利益守護人,徐彙檢察院牽頭建立英烈權益保護和烈士褒揚工作機制

作者:文彙網
當好公共利益守護人,徐彙檢察院牽頭建立英烈權益保護和烈士褒揚工作機制

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根據《條例》要求,徐彙區正在不斷摸索、建構符合區域實際的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的聯席會議機制。今天,徐彙區人民檢察院與徐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解放軍上海軍事檢察院共同簽署了《英烈權益保護和烈士褒揚工作機制》,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徐彙檢察院将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通過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将機制轉化為大保護成果,協同區域相關機關,讓人民英雄情懷浸潤檢察工作的每一個邊角,當好公共利益守護人。”徐彙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邱燕介紹,《英烈權益保護和烈士褒揚工作機制》共15條,各機關根據職責和專業進行分工,建立常态化聯絡機制;對英雄烈士保護相關資料、線索進行實時共享,提升保護質效;對英雄烈士保護隐患和問題,聯合開展巡查、檢查等專項行動,共同維護人民英雄情懷和紅色資源。協作方還将依托區紅色文化資源,建立“英雄烈士保護公益訴訟示範點”,建設未成年人紅色教育基地和社群觀護基地,有效促進英雄烈士保護與檢察公益訴訟、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英雄烈士保護公益訴訟品牌。

當好公共利益守護人,徐彙檢察院牽頭建立英烈權益保護和烈士褒揚工作機制

在徐彙區華泾鎮華泾路位育路交界處,有一座高2.4米的塔型墓标,“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烈士即長眠于此。此前由于自然風化等原因,這處入選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的紅色遺址,也出現了破損老化等問題。這不僅與墓園莊嚴、肅穆的氛圍不合,也有損英烈權益與社會公益。

針對鄒容墓出現的墓碑與紀念碑風化、紀念碑地面塌陷裂縫、缺乏消防裝置和照明裝置、碑旁樹木彎曲等可能危及相關文物紀念設施的問題。今年,徐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屬地街鎮華泾鎮投入資金,對鄒容墓進行修繕,設定提醒辨別牌和引導牌,對墓碑進行描紅,安裝大門、鋪設路面、挖排水溝。同時增加了綠化種植面積,對樹木進行了修剪,使烈士紀念設施形成莊嚴、肅穆、優美的環境和氣氛,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場所。同時,成立工作組、召集志願者加強對烈士紀念設施的日常管理維護,做到“應修盡修”,并借助資訊技術優勢,實作烈士紀念設施資料資訊動态化,管理精細化。

徐彙區文旅局則将繼續借助“一網統管”和局文旅綜合管理平台,實作資訊共享及實時監測,形成革命文物巡查、違法發現處置閉環機制。同時,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底蘊,打造青少年紅色研學品牌,推廣紅色主題教育線路,吸引市民遊客線下打卡。

目前,徐彙區共有23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318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上海公安博物館、鄒容墓、五卅紀念柱、楊大雄烈士紀念碑等。

作者:單穎文

編輯:王嘉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