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开始学习jmeter的使用,以后会一步步的写出来,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也希望对跟我一样初学者有些帮助。

温馨提示:默认在window环境下,jmeter GUI可视窗口

第一步、官方下载jmeter并解压,点击下载

第二步、检查Java环境,建议安装jdk1.7或更高版本

第三步、找到bin目录下的jmeter.bat,双击打开可视GUI界面

第四步、编写demo脚本

DEMO

1、添加线程组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线程数:虚拟用户数,一个虚拟用户占用一个进程或线程。设置多少虚拟用户数在这里也就是设置多少个线程数

Ramp-Up Period(in seconds):设置的虚拟用户数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启动。如果线程数为10 ,Ramp-Up Period为100,那么就是100秒钟内启动10个线程。每一个线程都会在上一个线程启动10秒钟后才开始运行;设置为0则表示同时启动(注:Ramp-Up Period(in secods)不能设置太小的数值,否则会一开始就给服务器过大的压力;也不能设置太大的数值,否则第一个线程已经执行完了,最后一个还没启动的情况)刚开始Ramp-Up值可以等于总线程数,之后再作调整

循环次数:每个线程发送请求的次数,如果线程数为20 ,循环次数为100 ,那么每个线程发送100次请求。总请求数为20*100=2000 。如果勾选了“永远”,那么所有线程会一直发送请求,一到选择停止运行脚本。

启动时间:线程运行的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线程运行的结束时间

持续时间:设置了持续时间则启动时间会失效

启动延迟:设置了启动延迟则结束时间会失效

线程数1000循环1次与线程数10循环100次的区别:线程数1000循环1次可以选择并发;线程数10循环100次是类似于长时间施加压力

2、添加HTTP请求并设置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网址中域名后面没有端口时,使用的是默认端口:http 默认端口80,https默认端口443 (端口号参数,不填为默认端口)

3、添加http信息头管理器并设置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csdn只接受浏览器发的请求,所以要用到浏览器头信息( 不加这个头,csdn返回403的哦,响应被拒)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下面是pythom脚本里常用的,你可以选择一个拷贝过去

4、添加查看结果树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点击查看结果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提示:

1. html响应可以选择html格式,响应数据可视化了(调试必备组件)

2.正式测试的时候请勾选仅日志错误,仅记录出错的请求,以免保存多了,jmeter jvm oom(内存溢出),这点要谨记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5、添加聚合报告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tps(吞吐量)表征系统性能,系统的好坏可以用这个评估

90%Line是满足需求响应时间的重要指标,如果用户需求说是响应时间不小于5s,那么这个5秒就是90%Line(并非平均响应时间哦)(要求高的系统,可以选择95%Line【其余5%高响应时间可以理解为小概率事件,一般用户不容易触发】)

jmeter入门——第一个jmeter脚本

个人心得:学东西别管后面要用到什么技术之类的,拿起来就是干,等需要的时候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