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學習jmeter的使用,以後會一步步的寫出來,記錄自己的成長之路,也希望對跟我一樣初學者有些幫助。
溫馨提示:預設在window環境下,jmeter GUI可視視窗
第一步、官方下載下傳jmeter并解壓,點選下載下傳
第二步、檢查Java環境,建議安裝jdk1.7或更高版本
第三步、找到bin目錄下的jmeter.bat,輕按兩下打開可視GUI界面
第四步、編寫demo腳本
DEMO
1、添加線程組

線程數:虛拟使用者數,一個虛拟使用者占用一個程序或線程。設定多少虛拟使用者數在這裡也就是設定多少個線程數
Ramp-Up Period(in seconds):設定的虛拟使用者數需要多長時間全部啟動。如果線程數為10 ,Ramp-Up Period為100,那麼就是100秒鐘内啟動10個線程。每一個線程都會在上一個線程啟動10秒鐘後才開始運作;設定為0則表示同時啟動(注:Ramp-Up Period(in secods)不能設定太小的數值,否則會一開始就給伺服器過大的壓力;也不能設定太大的數值,否則第一個線程已經執行完了,最後一個還沒啟動的情況)剛開始Ramp-Up值可以等于總線程數,之後再作調整
循環次數:每個線程發送請求的次數,如果線程數為20 ,循環次數為100 ,那麼每個線程發送100次請求。總請求數為20*100=2000 。如果勾選了“永遠”,那麼所有線程會一直發送請求,一到選擇停止運作腳本。
啟動時間:線程運作的起始時間
結束時間:線程運作的結束時間
持續時間:設定了持續時間則啟動時間會失效
啟動延遲:設定了啟動延遲則結束時間會失效
線程數1000循環1次與線程數10循環100次的差別:線程數1000循環1次可以選擇并發;線程數10循環100次是類似于長時間施加壓力
2、添加HTTP請求并設定
網址中域名後面沒有端口時,使用的是預設端口:http 預設端口80,https預設端口443 (端口号參數,不填為預設端口)
3、添加http資訊頭管理器并設定
csdn隻接受浏覽器發的請求,是以要用到浏覽器頭資訊( 不加這個頭,csdn傳回403的哦,響應被拒)
下面是pythom腳本裡常用的,你可以選擇一個拷貝過去
4、添加檢視結果樹
點選檢視結果
提示:
1. html響應可以選擇html格式,響應資料可視化了(調試必備元件)
2.正式測試的時候請勾選僅日志錯誤,僅記錄出錯的請求,以免儲存多了,jmeter jvm oom(記憶體溢出),這點要謹記
5、添加聚合報告
tps(吞吐量)表征系統性能,系統的好壞可以用這個評估
90%Line是滿足需求響應時間的重要名額,如果使用者需求說是響應時間不小于5s,那麼這個5秒就是90%Line(并非平均響應時間哦)(要求高的系統,可以選擇95%Line【其餘5%高響應時間可以了解為小機率事件,一般使用者不容易觸發】)
個人心得:學東西别管後面要用到什麼技術之類的,拿起來就是幹,等需要的時候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