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车,我们能想到的优点确实很多,比如环保、经济、提速快、智能表现普遍优于油车等。但是,电车目前面临的窘境也阻挡了不少准消费者和车主的热情;比如电车永恒的话题——续航焦虑、冬季掉电快,就阻碍了很多朋友在选择人生第一台车或是换车时,首选电车。

尤其到了冬天,电车的用车场景确实就挺尴尬,因为电池受到低温影响后,它的官显续航和实际续航差异还是蛮大的。若自己的电车还是停在环境温度更低的露天停车场过夜,那第二天的实际续航里程基本得减半,甚至还更多。比如前几天某汽车APP做的电车冬季测试活动,所参与的几十款电车,其续航表现都在寒冷的冬季大打折扣。
至于续航焦虑,即便抛开纯电车冬季续航大幅缩水这一问题,电车通常也很难兼顾长途出行。首先,它的续航里程本身就无法满足较远的长途,除非沿途充电桩设施完善、距离也在续航里程内,否则很多朋友都不会选择用电车去跑长途,毕竟高速没电歇菜了还是很难受的。
其次,电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电量也会比在市区通勤掉得更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高速上见不到多少电车的原因。所以,在选择纯电车时,咱们要么就得家里备有一台油车,要么就得在出远门时乘坐公共交通或选择与开油车的朋友换车。
但是,采用增程式动力的电车,就能在出行体验上化解纯电车的尴尬。以理想ONE为例,这款车在动力布局上就采用的是增程式电动,它的纯电续航为188km,就按照冬季出行打五折来看,可能单次续航就只剩八九十公里了,用于市区通勤代步倒没问题,但出市区的话可能就不太现实。
不过,理想ONE的增程式技术则能在电量不足时,利用增程器来为电池充电,以保证它也能像油车一样,实现续航无忧。毕竟理想ONE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其NEDC最大续航可是突破了1000km;而且它可油可电的用车特性,不也正好解决了咱们使用电车时的续航焦虑吗?例如,在市区通勤时,理想ONE完全可以用纯电模式,回家时顺手把电一充,第二天又满血复活。若需要自驾旅行、跨市出行,那理想ONE以油供电的特性,也不会让人开得心里没底。
而且,理想ONE的1.2T增程器并不会参与驱动,而是相当于发电机,能持续为电池供能。所以,它的环保属性和用车体验,相比采用直驱的常规插电混动车型,优势又会突出不少。所以很显然,诸如理想ONE、岚图FREE等采用增程式动力驱动的电车,才会更贴合用户真实需求。
从市场反响来看,理想ONE也能论证我所说的这句话。11月,理想汽车共计交付13438台理想ONE,在中大型SUV排位中高居榜首,且还与第二名的大众途昂拉开了不小差距。要知道,理想ONE的定价可是在30多万,途昂也就是还有车标这一金字招牌,所以理想ONE这一高销量的背后,含金量可不小。而通过市场表现也足以看出,当初大众中国CEO冯思翰diss增程式技术很糟糕的言论,也不攻自破。
总结:在当下,同时拥有两台车的中国家庭,其实是不多的。而增程式电车在实用性、贴合消费者需求这件事上,我认为它都有不小的加分项。站在新能源绿牌的优势来说,它在一线城市不用苦苦等待蓝牌摇号,还不限行;而对于考虑电车又担心续航的消费者,它亦是化解了这一尴尬。所以分析来看,理想ONE能越卖越火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近些年来看,增程式车型还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