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作者:尖峰热评

东欧局势风云变幻,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一对曾经的兄弟之间,刀兵相向,似乎只要一个小小的火星,就能引爆局势。

这件事情里最诡异的,却是美国的态度。从去年开始,此轮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分明就是美国在谋后推动。换句话说,引动战争危机的,就是美国。

现在眼看着战争真的可能爆发了,美国却又气急败坏地出来制止战争,美西方媒体铺天盖地地渲染,俄罗斯可能出兵乌克兰,其实就是为了用舆论压力,逼得俄罗斯做出不入侵乌克兰的承诺。

不管这一计能不能奏效,美国政府不想真的让俄乌之间开战,是说的过去的。毕竟箭没有射出去的时候,才是威胁最大的时候。真把俄罗斯逼到动手了,美国手上的筹码,反而就没什么用了。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可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挑动此轮乌克兰危机,把俄乌推向战争的,是美国。现在又站出来想要阻止战争真的爆发的,也是美国。这不是脱裤子放那啥,白费功夫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件事迷雾背后的真相。

要搞清楚乌克兰局势为何发展到这一步,首先就要弄明白了,作为幕后推手的美国,想要在这次乌克兰危机之中,获得什么利益?

从表面上来看,美国拉拢乌克兰,挑拨俄乌之间的关系,当然是为了制裁俄罗斯。

可眼下的俄罗斯,既不是冷战时期那个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苏联;也不是2014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年以前,在普京“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口号下,迅速恢复过来,一度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处在30年来巅峰状态的俄罗斯。

恰恰相反,在欧美长达几年的制裁以后,俄罗斯经济近乎腰斩,要不是跟某东方大国的贸易来续命,经济上几乎要崩盘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状况不好,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内人心思变,以普大帝的强硬手腕,依旧避免不了阿列克谢·纳瓦利内这种欧美支持的反对派搞风搞雨,就是例子。

总之就一句话,现在的俄罗斯并没有什么油水,利用乌克兰触碰俄罗斯底线,除了逼着俄罗斯破罐子破摔,“与汝偕亡”之外,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很明显,想要利用乌克兰,把俄罗斯一棒子打死这个理由,站不住脚。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那么美国又为何非要拉拢乌克兰,给俄罗斯眼珠子里插刀呢?其实这事跟东方大国,还有点关系。眼下美国综合国力衰弱,想要围堵我国,仅靠自身的实力,是办不到了。这种现实之下,美国自然要找帮手。

而全球范围内,能够在经济实力上帮到美国,同时又不会有太大反噬的势力,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欧盟。于是所谓的“重整美国盟友体系”就来了。

问题是,欧盟也不是傻子,人家也有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你美国说啥信啥。在围堵东方大国这件事上,欧美的利益并不一致。因此欧盟表面上配合美国制裁我国,但实际上出工不出力,反而想着渔翁得利。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这自然是不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为了捆绑欧盟,让欧盟这个曾经的小弟变得“听话”一点,那么重提俄罗斯威胁,让欧盟不得不有求于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了。

讲到这里,美国之所以挑拨俄乌之间矛盾的原因,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借助乌克兰危机,给欧盟带来压力,最终实现欧盟与美国深度捆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目标。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欧盟感觉到俄罗斯对外扩张的压力,逼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就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但动武跟动武,是不一样的。像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那样,暗中较力,是动武的一种方式。而让乌克兰和俄罗斯,举国之兵大打出手,则是另外一种方式。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对于美国来说,显然第一种方式更好一点。既能实现离间俄欧关系,逼着欧盟不得不听从美国的目的,也能避免把美国自身卷入战争,带来更大的损失。

第二种方式,虽然同样能实现捆绑欧盟的目标,但俄乌之间真的大规模交手,展开一场国战,作为北约盟主的美国,根本躲不过去。这不是拜登说两句我们不会军事干预,就能算数的事情。到时时局会逼着美国卷入其中,就算不直接参战,像叙利亚那样扶持代理人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眼下的美国,如果真有经济实力在东欧扶持一场代理人战争的话,也不至于从中东撤军了。

综上所述,推动着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交恶,确实是美国的手笔。但从美国整体利益来看,最好的方式是引而不发,而不是真让乌克兰和俄罗斯打起来。

那么,为何事情没有按照美国政府想要的方向发展呢?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乌克兰局势为何没按照美国政府想要的方向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简单的比如俄罗斯的主观能动性。

各方在东欧角力,美国固然是棋手之一,但也并非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至少俄罗斯就不会听从美国的指挥。而这种双方博弈的过程,自然会产生碰撞,最终促使中东格局,逐渐脱离美国政府的掌控。

但类似的原因,都是次要因素,真正促使事情超出美国政府掌控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内部的分歧。

道理很简单的,如果美国上下一心,那么俄美之间博弈,就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俄罗斯是处于劣势的,没办法撼动美国的布局。

现在美国内部有了分歧,10分的力量只能用上3分,自然就没办法掌控事态发展了。那么是谁在内部分散美国政府的注意力呢?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在乌克兰危机这事上,美国政府遇到的很重要的一个麻烦,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美国政府只想着引弓待发,逼着俄罗斯让步,欧盟附庸于自己。

但军工复合体却真希望推动俄乌之间开战,到时不管是给东欧国家卖武器,还是自己想办法从美国政府手中要军费,分蛋糕,都比单纯引而不发,所获得的利益要大得多。

这两天俄罗斯防长,对外放话,说美国私人军事公司,为了支持乌克兰挑衅俄罗斯,私自运过去了一些化学制剂。

用通俗一点的说法,这就是俄罗斯防长,在怀疑美国军工复合体,向乌克兰提供“化学武器”。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这个消息无法断定真假,但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美国军工复合体,支持乌克兰军方,试图推动局势朝着战争方向发展的意志,却大概率是真的。

美国军工复合体,是个很笼统的概念。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军火商,武器制造公司等等利益既得者。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不断的掀起战争,把军火卖出去,才能赚钱。因此兜售战争,是其必然选择。

以前美国没从中东撤军的时候,这帮人忙着在阿富汗,分美国政府花掉的那2万亿美元,在叙利亚、伊拉克盗采人家石油,所以能和美国政府一条心。现在美国为了战略收缩,从中东不断撤军,军工复合体来钱的通道变窄了,自然会想办法策划新的战争。

事实上为了与这些人达成妥协,新一任的美国政府没少花心思,最典型的就是抢了人家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潜艇合同一事,这几乎摆明了就是替军工复合体谋夺利益。

但区区几百亿美元的潜艇合同,显然不能满足这帮人的胃口。毕竟人家可是打个阿富汗,都要花掉2万亿美元,一杯咖啡,能报账1400美元的“赚钱小能手”。

现在美国政府一心想着战略收缩,军工复合体当然不满意了。于是他们找机会支持乌克兰,推动乌克兰局势朝着战争的方向发展,也就情有可原了。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至于这事能不能成,现在谁也不好说。毕竟一战爆发以前,谁也没想到“萨拉热窝刺杀案件”,会导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是?

说完了美国,再来说说俄罗斯。正如前文所述,向外透露美国私人军事企业,给乌克兰运送“化学制剂”这事,让美国军工复合体这个幕后黑手浮出水面的,是俄罗斯防长。

按照道理来说,美国内部分歧越大,对俄罗斯越有好处,那么俄罗斯防长为何要这么做呢?

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那就是给战争找理由。

正如同当年美国人,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着一包洗衣粉,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对伊拉克动武一样。就算俄罗斯真要打乌克兰,肯定也需要一个理由,而且得把锅甩给别人。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爆出美国私人企业,向乌克兰运送化学制剂得事情,就可以看作俄罗斯在为自己出兵寻找正义性,提前做舆论铺垫。

当然是这个原因的概率比较小,因为美国不是伊拉克,区区舆论的攻势,别说美国人根本不在乎,就算真的在乎,依靠着美国全球舆论霸权,很容易在事后颠倒黑白,倒打一耙,这事他们常干。

既然不太可能是给战争找理由,那么更大的可能,就是第二个选项,即提醒美国和世界,不要被美国军工复合体这帮人给绑架了。

换句话说,俄罗斯也不想真的开战,于是发现美国军工体在推动战争的苗头之后,提前给美国政府打预防针,提醒他们不要被军工复合体绑架了。

当然,这也可以视作一种施压的手段,毕竟眼下乌克兰局势如此紧张,双方几乎都是手指放在扳机上,任何一个擦枪走火,就真的有可能引发战争。而这种僵持的时间越长,发生意外的概率就越大。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西方媒体到处宣传俄罗斯要对乌克兰动手,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觉得俄罗斯真要对乌克兰动手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跟美国不愿意跟俄罗斯打仗一样,乌克兰稍微富裕一点的东部,都在俄罗斯的影响之下,反俄亲欧的西部,经济凋敝。

费那么大劲儿打下乌克兰,除了给自己增加负担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综上所述,现在的俄罗斯和美国,就是麻秆打狼,两头怕。美国怕俄罗斯忍不住,真的对乌克兰动手,俄罗斯怕美国真的不管,逼得自己只能对乌克兰动手。

如果双方都能保持绝对的理智,那么“极限施压”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谈判的手段。但政府能保持绝对理智,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和俄乌前线的士兵,就未必能保持绝对理智了。

这正是眼下乌克兰局势,最危险的地方所在。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俗话说,被淹死的,大多数都是会水的。

自从美国前任总统之后,“极限施压”这个商业谈判中的手段,在国际政治领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极限施压确实是会起作用的。

但两个国家之间的碰撞,毕竟不是两家公司,输赢都只是钱的事情。而且相对于国家来说,公司的体量毕竟小,小就容易被控制,不容易出错。

像俄美这样的大国,彼此之间的博弈事关数亿人,数十亿人的安危,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想要像操纵一家小公司那样,实现精准的微操,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眼下俄美之间,利用乌克兰危机可能会演变成战争这件事,互相博弈,互相“极限施压”,无疑是非常危险,也是非常不不靠谱的。双方僵持的时间越长,乌克兰危机演变成战争的概率,就越大。

现在西方媒体把这次俄乌之间的事情,看成是另一次“古巴导弹危机”,可

俄乌剑拔弩张,谁在背后推动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浮出水面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后也就1个月左右,真僵持上几个月甚至半年,谁能保证放在核按钮之上的那根手指,不会抽筋?

《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现在美国把这事当作施压的手段,既说明这帮人的不负责任,也说明了眼下的美国,确实已经被逼到不择手段的地步了。相比于乌克兰危机本身,也许这才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