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两百九十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未用一兵一卒,推到了一个帝国

推动苏联解体的第一块骨牌是立陶宛,一个波罗的海边上的小国。它和俄罗斯的有着数百年分分合合的纠葛。苏联在吞并立陶宛时,肯定没想到,正是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开启了苏联解体的大幕。

立陶宛形成的时间并不比俄罗斯更晚,都是在13世纪形成了独立的民族。立陶宛属于波罗的民族,更接近于日耳曼人,而不是斯拉夫人。这也是为什么立陶宛一直不愿意屈从俄罗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两百九十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未用一兵一卒,推到了一个帝国

起先,立陶宛和俄罗斯一样,都是大公国,实力也没有差距太多。14世纪下半叶,立陶宛大公还三次远征莫斯科,可以和俄罗斯人打了个不相上下。其领土也比现在大很多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很多地方都曾经归属于立陶宛。

16世纪,沙皇伊凡四世企图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了抵抗俄国的侵略,立陶宛与波兰组成了一个王国,粉碎了俄国人的梦想。从那时起,波兰立陶宛王国称雄东欧200多年,能够和瑞典、俄罗斯、奥斯曼等强国分庭抗礼,还一度占领过莫斯科。这是立陶宛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立陶宛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1768年,这个王国被俄罗斯人变成了自己的附庸。30多年后,又彻底被德、俄、奥等国瓜分。两百多年来,立陶宛都处于黑暗之中,直到一战才重新获得独立。

一个两百九十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未用一兵一卒,推到了一个帝国

从立陶宛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个民族一直是俄罗斯的死对头,与波兰走得很近。但是,立陶宛和波兰的统治者,未能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实力,抓住历史机遇,结果沦为东欧的边缘小国。这与他们政治制度的不合理是有很大关系的。

立陶宛在一战结束重新成为独立国家后,仅仅在一年内,先是成立共和国,4个月后变成王国,又过了5个月再变回共和国,最后成立苏维埃。

这个国家对政体变换显然不够严肃,或者深受外国势力的影响,对自己国家的前途毫无把控能力,各种政体都要尝试一遍,且时间极短,根本看不出任何效果。

立陶宛成立苏维埃以后,就变成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了吗?还早着呢!立陶宛先和白俄罗斯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半年后又改为资产阶级共和国,重新独立出来。

一个两百九十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未用一兵一卒,推到了一个帝国

1926年9月,立陶宛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3个月后,其国内的法西斯分子又发动政变,推翻了亲苏的政府。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点燃了二战。苏联开始消除立陶宛等国的亲纳粹势力。1940年6月27日,苏军正式吞并立陶宛。

德国进攻苏联时,立陶宛还发动过起义,配合德军赶走了苏军。他们原本希望德国人能够让他们重新独立。哪知,希特勒根本没有这个想法,立陶宛同样是德国人要征服的对象。

被德军占领期间,立陶宛境内的犹太人也遭到了屠杀,9000多名犹太人被处决,其中近一半是孩子。二战接近尾声时,苏军再次占领立陶宛,直到苏联解体前的那一刻。

一个两百九十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未用一兵一卒,推到了一个帝国

1990年代,苏联内部发生思想斗争,对加盟共和国的控制大大削弱。立陶宛趁此机会,在1990年3月第一个宣布独立。这时候,苏联还没解体,不肯承认立陶宛的独立。

但是,苏联也没有能够逼迫立陶宛取消独立,立陶宛人有着非常坚定的独立意识,苏军也没有武力镇压的计划。坚硬的蛋壳上裂开了第一条缝隙。1991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三个月后,苏联解体。

立陶宛原本是苏联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独立后,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俄罗斯,但仍然没有达到立陶宛在独立前的期望,比西欧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个两百九十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未用一兵一卒,推到了一个帝国

近两年,立陶宛全国人口为290万左右,比独立初反而少了近100万。主要原因是加入欧盟后,大量国民前往西欧打工或移民。国民的自杀率一度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一。

立陶宛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被吞并的历史,波兰、德国、俄罗斯都曾侵占过立陶宛。从民族和文化上讲,立陶宛更接近波兰,连''立陶宛''这个国名都是来自于波兰语。

可是,波兰自身都多次被德、俄等国瓜分,更照顾不到立陶宛这个小弟了。这是小国的悲哀,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无论哪个强国崛起,都会沦为牺牲品。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立陶宛能够安心发展,不再被他国支配命运。

【参考资料:《立陶宛国家概况》、《苏联解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