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古时期,尧帝真的禅让给舜帝了吗?

在我国上古时期,还没有封建王朝的时候,华夏民族还以部落的形式生存。那个时候,部落的统领,并非像后来的父传子,而是有一个被后世十分推崇的方式——禅让。

所谓禅让,便是古代所谓的“有德者居之”,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能力最强的人,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那个人。这个制度的开创者,或者说我们知道的最早施行这个制度的,就是尧帝了。

尧帝,中国古代著名的圣君,他在年老的时候,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舜帝。舜帝成为了统治者继续带领华夏民族生活。

这个制度可以说受到了后人的大力推崇,因为在古代,虽然父子相传的制度非常森严,但每个人都希望统治天下的是一个明君。而父传子,搞不好就会传给熊孩子。

可是,尧帝禅让的事情,发生在上古时期,记载也很不完备,这种说法真的靠得住吗?

上古时期,尧帝真的禅让给舜帝了吗?

事实上,很多人都对此提出了异议,小生也是感觉到了其中一些小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

按照《史记》的记载,舜帝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年幼丧母,父亲瞽叟(瞽,瞍,瞎也,用了两个瞎来起名,这很可能是后人给他恶意编造的名字)娶了一个后妈,生了一个男孩叫象。新的一家三口对舜的存在非常不满,每天都盘算着怎么害死他。

有一天,瞽叟和象谎称屋顶坏了,就让舜去修。舜刚爬上屋顶,二人就把梯子撤了,希望让舜在上面饿死或者冒险跳下来摔死。但是,舜早就知道了,他利用大斗篷的空气阻力,制成了最原始的降落伞,跳下房顶,安然无恙。

跳下来后,舜并没有找父亲和弟弟算账,而是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非常孝顺。

尧帝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舜很好,有做接班人的潜质。为了考察舜的人品,他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

这两个女儿非常漂亮,引起了象的觊觎。

上古时期,尧帝真的禅让给舜帝了吗?

有一天,瞽叟和象说家里水井坏了,让舜下去检查。舜刚下井,二人就把井口堵住了,象迫不及待地就去找两位嫂子。没想到舜再一次提前准备,在井里准备了一条地道,最终逃脱。回到家后,又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孝敬老人。

尧帝听说之后,更加高兴,终于决定让舜接班做了统治者。

这个故事说起来很有趣,但是经不起推敲。

首先,瞽叟和象如果真的对舜不满,以至于都撤梯子、封井盖了,和直接趁着舜睡觉一刀捅死有什么区别呢?

其次,舜怎么那么神,就能预测到父亲的弟弟怎么害自己呢?就算斗篷做的降落伞是灵机一动,在井里挖洞这个有点太玄了吧?

第三,说实话,在这样的家庭里,任何人的心理都极有可能畸形。即使是大圣人,也不可能在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道德修为。舜至少在20岁之前就受到这样的待遇,在此之前,他家也不可能给他树立起一个很好的价值观,因此,这样的环境下,不太可能养育出圣人。

第四,如果尧帝真的要考察舜,不一定非要用女儿去考察吧?就算要考察,犯得着用2个女儿去考察吗(虽然其实也有可能)?

上古时期,尧帝真的禅让给舜帝了吗?

小生推断,真实的历史,恐怕是被胜利者舜帝篡改了。在这样暴虐的家庭里,舜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暴徒(现代医学也有相关的研究,认为犯罪这种事可能也有遗传的因素),他推翻了尧帝的统治,霸占了尧帝的女儿,统治了部落。至于瞽瞍和象害舜帝的那些手段,搞不好是舜帝报复他们用的手法(这一条纯属猜测)。

舜帝的暴政也不是没有完全的根据,在著名的史前大洪水中,由于鲧治水不力,舜帝就将他杀了(当然,这算不算暴政也有待讨论)。然后,舜帝又让大禹去治水。大禹治水成功,舜帝禅位给大禹,大禹死后儿子继位,开启了父子相传的一套制度。

这段历史,或许也有另一种可能:舜帝暴虐,杀了大禹的父亲,大禹为了复仇,推翻了舜帝的统治,然后临死前传位给儿子。为了表示大禹是个圣君,舜帝不可以被推翻,所以当时大家就宣称舜帝禅位给大禹。禅位这件事,一般是圣君才会做,所以把舜帝渲染成一个圣君的形象。

当然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说这么多,小生只是想说:在阅读上古历史,或者其他历史的时候,要记得: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是,胜利者通常不会完全胡诌。因此,在历史故事中,我们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可以看到被史学家用春秋笔法记录的历史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真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