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光帝逝世前六个小时,宣布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举很为难

公元1850年2月25日,69岁的道光皇帝过完了生命中最后一天,紫禁城悲恸交加,而此时伴随着新帝登基,大清也逐渐步入晚年。在此之前的6个小时,道光帝宣布了继承人,四皇子奕詝。道光皇帝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到,他的立储之举会影响大清的气数,甚至影响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

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就开始考虑立储之事。只是在这件事上,道光皇帝处境十分艰难,他考虑了很多年。他知道,清朝并非嫡长子继承制,按照大清的传统,凡是皇子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自己百年之后,该让谁来继承大统呢?

道光帝逝世前六个小时,宣布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举很为难

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但是可选择性并不高。当道光帝开始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都已经过世,剩下的儿子只有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两人能够有能力继承大统。

到底是选择四皇子还是六皇子?

光绪在开始考虑立储大事的时候,一直在犹豫纠结。四皇子奕詝母亲是道光帝全贵妃,奕訢母亲虽然地位不如全贵妃,但在全贵妃去世后一直实际掌握后宫权力,四皇子和六皇子,简直手心手背都是肉。

四皇子奕詝温厚老实,做事稍显犹豫,优点是有仁爱之心,对人宽容善良。虽然没有六皇子的魄力,但是作为一个守城之主还是可以胜任的。奕訢却完全不同,他天赋极高,文治武功都很擅长,而且十分喜欢表现自己,锋芒毕露,属于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都满分的孩子。

道光帝逝世前六个小时,宣布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举很为难

正因为这样,道光才纠结了几年之久。直到道光二十六年的一天,终于尘埃落定。

据《清史稿》记载:“二十六年,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终于在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将写着继承人的诏书放进木匣,收起来以备后用。

那么他这道圣旨写了什么?

道光帝临终前颁布了两道诏书。一道将皇四子立为太子,另一道是封六皇子奕訢为亲王。

道光帝逝世前六个小时,宣布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举很为难

《清史稿》记载:“丙午,上不豫。丁未,上疾大渐。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启鐍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是日,上崩於圆明园慎德堂苫次。朱谕‘封皇六子奕 为亲王’”。

按说皇帝留遗诏用来立储的多,亲王一般是新皇登基之后再册封自己的兄弟。但是道光皇帝临终前连下两道诏书,不仅确定了皇位继承人,而且还册封了六皇子。这在之前也是不多见的,也足以表明道光对六皇子的宠爱。

不过,最终这道圣旨还是说明,在道光心中,四皇子奕詝更适合当皇帝。历史上关于奕詝有很多传说,有一段广为流传。说是一次道光带着众皇子前去围猎,六皇子奕訢认为这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于是非常积极,拉弓便射,猎到的动物最多,而且还洋洋得意,认为道光皇帝一定会夸奖自己。然而奕詝却没有射出任何一箭,道光感觉很奇怪,于是问他为什么不去狩猎。奕詝却说,“春天是万物滋生的时节,实在不忍心伤害任何动物的性命。”道光听后,对四皇子赞赏有加,觉得他一定是位“仁君”,暗自确定了东宫之主非奕詝莫属。

道光帝逝世前六个小时,宣布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举很为难

还有一个故事,想表达的内容也大致相同。

说是道光晚年,徘徊在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间犹豫不决,于是便把他们二人叫到病床前,想试探一下他们的治国才能。道光就问他们:“如果父皇驾崩了,你们要怎样治理天下?”奕訢一听到这个问题便开始滔滔不绝,为道光帝提出了很多建议,说了很多治国的方法,很能显示自己的治国水平。

然而奕詝在听到道光说自己要驾崩的时候,就直接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奕詝跟道光说,一听父皇说自己要驾崩就顿时十分悲伤,根本没有心思想什么治国策略。道光一听,十分感动,便默默将太子人选定了下来。

道光帝逝世前六个小时,宣布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举很为难

其实,这两个故事无非是在说奕詝有仁德,顾念苍生,一定是个好皇帝。但是仔细一想,便将奕詝的缺点暴露无遗。围猎不取猎物,便是武力不足;谈治国没有方法,便是无治国之才。与奕訢相比,实在差太远!

而历史也证实,道光帝选择的四皇子在登基后贪恋女色,治国无能,不断丧失领土,丧权辱国……如果当时道光帝选择是六皇子奕訢,历史是否能够改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