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80年前,中国的烽火岁月抗日战争时期,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虽然我们并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时代,但是同样也十分清楚,以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和实力,比起日本来说相差还是太远了,所以我们不得不手持简陋的武器,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奋战,经过了14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我们彻底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不过抛开一切客观因素,日军的失败其实有很多中因素,除了中国人的顽强抵抗,世界反法西斯形式不断的发生变化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国内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这场战争下去,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60万关东军飞灰湮灭,美国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最终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一直以来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就是这些知识,并因此而深信不疑,但是当真正明白历史的时候,才会发现,无论是苏联出兵东北,还是原子弹,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十分的复杂,我们在这里也不过多赘述,重点讨论的是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以后,到15日实际上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在短短七天内60万关东军居然就这样崩溃了。
要知道关东军一直以来号称是日本的精锐部队,皇军之花的名称也并不是虚妄,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部队,应该说战斗力还是有的,为何会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面就土崩瓦解,况且还有日军在东北地区为了防止苏联进攻而修建的各种要塞,无论怎样计算,他们也不应该垮台如此之快。
但真正去找一些客观的资料看的话,会发现在1945年这个时间点,日本在东北的关东军早已经是一个空壳子,因为从1943年开始,日军就开始从东北逐渐地抽调关东军的主力前往太平洋战场,日军在抗战之处其实也动用了关东军的主力部队,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事的严峻,日军抽调中国战场的主力已经不是一个秘密。
到了二战末期,中国战场上的日军部队更多的都是乙、丙级的部队,而说起来关东军这支部队连在中国主战场上的乙、丙级的部队也都不如,从1943年到1945年4月,日军从东北抽调的精锐关东军超过20个师团,包括一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其中有一半的力量都用来防卫日本本土,以防止盟军登陆作战行动。
而从1945年5月初,关东军为了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除了征召25万已经退役的日本军人重新入伍,意外,还开始发动伪满洲国一些日本侨民进入部队,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最终重新拼凑出70万的关东军,但是由于日本国内抽调了大批的资源,因此有一部分人就连枪支也没有发,只有这样的一支部队,如何是历经二战铁血洗礼的苏联红军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