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肤时事通讯系列
大家好,我是史蒂文小7,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自从"烟酰胺"这种成分开始火种以来就开始各种宣传和营销巴拉巴拉,直到2020年才彻底火起来(18年19年也是火哈,只有2020年才是最火的阶段)一些商家开始嗅到商机!!!
烟酰胺从这条"内辊道"开始!
烟酰胺的初始浓度为2%~3%,现在将烟酰胺浓度移至8%~10%!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内卷这么糟糕???
那么我们不得不说,这两个内部体积的大佬;
一个是 PG,另一个是 THE
这也是我常以小7为例的比较,首先由PG方面研制出的烟酰胺多种功效并一直不断优化至今,去年开始有新的研究突破,发现烟酰胺在酸性环境中具有"细胞自噬"作用。
不得不说;
包括烟酰胺控油、美白、改善皮肤粗糙度基本上是PG这边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献来拥有今天的烟酰胺现状,但到内部卷起来是什么呢?原因是TO作为"高浓度原料桶"代表引入浓度高达10%的烟酰胺精华。
并且由于烟酸发展了如此多的作用,PG仅限制在5%。
有很多人说PG家族不敢使用高浓度的烟酰胺巴巴拉,但今天用三种观点的解释让你大吃一惊!
烟酰胺浓度越高越好!】
事实证明,烟酰胺比单一成分浓度更"全配方协调"。
这与其他成分基本相同,有时成分配方的协调性比单一成分的添加量浓度要好得多!
PG的O-Y小白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不仅仅依靠烟酰胺这一成分来阻断黑色素的扩散,而是将十一碳丙烯酰胺苯丙胺的多种增白途径组合在一起,达到美白效果,但除此之外,在配方中还考虑到了较高浓度的烟酰胺引起的刺激,对草甘膦二k酚和泛醇的复配起到了舒缓作用, 总体公式基本上没有这种"概念"加法。
另一方面,TO侧为10%烟酰胺和1%锌
确实,高浓度的烟酰胺也被认为通过添加1%的锌来中和来刺激,但其刺激性远远不足以消除。
统计学:
TO烟酰胺精华中的烟酸含量为172 ppm,而O-Y小白瓶为11 ppm,前后间隙过大,刺激性也很大。
所以一些敏感皮肤或干性皮肤不适合使用TO 10%高浓度的精华。
此外!
因为配方上,小白瓶边多了一条增白途径,虽然烟酰胺的浓度只有5%,但增白效果比TO 10%的浓度要好,而且在5%的刺激性肯定远低于10%,所以烟酰胺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好吧。
以上是本期通讯的内容!
希望护肤环的内体积能少一点,QAQ一直难以忍受!
如果你也喜欢小7的内容,记得要注意小7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