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做病猫做雄狮

不做病猫做雄狮

电影《雄狮少年》海报

近期热映的电影《雄狮少年》给年关下,早已被疫情折磨的身心疲惫的我们,带来了一声狮吼,响彻心扉,仿佛基因被唤醒,华夏儿女的一腔热血再次沸腾了起来。

不做病猫做雄狮

《雄狮少年》中的舞狮,所属于南狮,也被称为醒狮。舞狮分南北两派,南狮也是由北狮发展而来的,北狮的起源说法不一,我们从白居易写的《西凉伎》中可以略知一二:“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大概是说,在唐代就有专门扮狮子舞戏的胡人。在更早的汉代,就有一个职位“象人”,他们也会带着面具假扮狮子,专门在宫廷中表演杂技给贵族看。

不做病猫做雄狮

唐代 孔雀石雕瑞兽飞鸟纹熏

观复博物馆藏

中国人为何这么喜欢狮子?狮子本不生于汉地,《后汉书》写道:“是岁(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可见过去狮子就是作为礼物进献给皇室的,狮子得到了皇家的认可,我们的文化认同总是自上而下的,老百姓们虽然没机会看真狮子,但一想到它是天子的宠物,自然会给狮子加上很多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说狮子是龙生九子之一,威风凛凛,能驱邪、迎祥瑞等等。久而久之,狮子渐渐被纳入汉文化体系,作为一支很重要的文化图腾,甚至超越了狮子在老家(非洲)的地位。尤其是舞狮,几乎所有老外都知道,哪儿有舞狮,哪儿就有新开张的好吃的中餐馆。

不做病猫做雄狮

北宋 磁州窑三彩狮形枕

今天,南狮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发扬,还得提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黄飞鸿。我们都知道黄飞鸿是南拳洪家拳派的代表,而那时的武馆火不火,还看一项标准,即“醒狮”。也就是说,武馆不是只靠收徒卖药挣钱,其中很大一部分收入要靠接“醒狮”表演的活儿,黄飞鸿将洪家拳梅花桩的功夫编排进舞狮中,大大增加了难度,更加考验舞狮者的功力。

不做病猫做雄狮

元代 铜狮子镇一对

黄飞鸿舞狮锣鼓擂响,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他舞的“狮子”出洞、吐球、滚球、上楼台、采灵芝等,尤其采青更称一绝。我在看《雄狮少年》的时候,舞狮人阿娟在高高的架台上倒悬着采青,虽然知道是动画的,但也着实跟着捏了一把汗,后来找了成龙早年的电影《师弟出马》中舞狮的片段来看,果然也有“垂狮采青”的镜头,除了惊叹传统技艺,只剩下大写的“服”了。

不做病猫做雄狮

清 铜雕狮子滚绣球

醒狮中的狮头还有很多讲究,主要采用“灯色扎作”工艺,狮面还借鉴了粤剧的开面,也分文武,比如:文狮五彩刘备面,武狮黑白张飞面,当然还有义胆忠肝的红黑关公面。可见舞狮不仅看重武功功底,同样注重精神层面,可谓文武双全。

不做病猫做雄狮
不做病猫做雄狮

清乾隆 粉彩三狮碗

狮子舞着华夏魂,贯穿古今,让我们不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鼓声响起,心中的吼声也会随之唤起,不惧逆境、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一定会战胜疫情,相信你我都听见了那声:“要做雄狮,不做病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