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5岁少年认回亲生父亲后否认继父十几年付出赶出门:他不是我爸爸

男人晚上下班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半夜突然有人进他房间直接往他身上打。男人打开灯一看,这人居然是他养了七年的继子。

15岁少年认回亲生父亲后否认继父十几年付出赶出门:他不是我爸爸

刘莉莉年轻时在大学找了个店面,做成了裁缝。由于手艺好,经常忙不过来。好在大学里有个男学生总是在课后过来帮忙,时间久了,两人熟悉起来。

这时刘莉莉才知道这个男学生叫曾奇,是个医学生。之后曾奇开始追求刘莉莉。

因为两人身份不对等,刘莉莉拒绝了。但曾奇不放弃,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刘莉莉。

就这样,两人在一起了,还见了双方父母。本来打算等曾奇毕业后就结婚。可是曾奇实习的地方不在本地,曾奇向刘莉莉许诺等他稳定了就回来娶她。

刘莉莉得到了曾奇和曾奇父母的承诺,便关了裁缝店回了老家。也是这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曾奇却变心了。

他和一个护士好上了,得知刘莉莉怀孕,他提出了分手,还给了3000块让刘莉莉去打掉孩子。

刘莉莉很难过,可是男人已变心,她只能认命。开始她同意了打掉孩子,可当想到这是一条小生命,就舍不得打。

想着自己也能赚钱,自己生下来了能养活孩子。就 这样,她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

孩子八岁时,刘莉莉才在别人的介绍下和现在的老公陆林结婚。陆林把继子当成亲生儿子一样,还为了照顾继子,两人并没有再生孩子。

就这样,孩子长到了15岁。曾奇得知刘莉莉的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后,就过来说要认回儿子。

刘莉莉认为如果孩子认回亲生父亲,这样也能有两份父爱,就同意了。

刚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曾奇的妹妹是做老师的,刘莉莉就想着把孩子放到曾奇妹妹那边一起住,想着能让孩子提高成绩。

儿子离开刘莉莉在曾家那边生活了一年就回来了,之后就性情大变。原来活泼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还嫌弃了陆林,认为他不如亲生父亲好。

甚至只要陆林在家,他都会赶陆林出去,不让陆林待在家里。

陆林只好在继子不在家时在家,要是他在家,也要偷偷摸摸的,免得让继子发现他回了家。

有一次,他下班回到自己房间,打开门一看继子居然在房间里,看到陆林回来,就直接朝陆林打过去。

有时候半夜起来,也会到陆林房间找到他直接开打。

刘莉莉看到儿子这样非常着急,说了很多次儿子都不听话。她找到曾奇,问他怎么办?

曾奇说儿子只是到了青春期,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刘莉莉不相信,她认为儿子是得了精神疾病,要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于是她拿了问医生开了药。

15岁少年认回亲生父亲后否认继父十几年付出赶出门:他不是我爸爸

可是儿子病情越来越严重,一直没好过。刘莉莉认为这都是曾奇的错,要是他不想着认回儿子,那么儿子就不会发病。

但曾奇并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加上双方各自有家庭,他也不愿意和刘莉莉见面。面对刘莉莉问他索要儿子的治疗费用,他也不想出。

就这样过了十年,看着儿子一直没好过,对于继父还是老样子,也不认可他的付出。

无奈之下的刘莉莉再次想找到曾奇,要他去看看亲生儿子。

曾奇拒绝了,他也不愿意见刘莉莉。

曾奇是有点渣,明明说好和刘莉莉结婚,中途却变心。不过两人至少分手了,他还给了补偿费用。

反倒是刘莉莉,按正常思维,这个孩子不要是最好的。不过,考虑到她本身是有生育权的,既然选择孩子生下来,自己有能力抚养倒也没什么。

只是既然她是在孩子八岁时和人结婚,这时候的孩子理应懂事了。对于自己的身世问题,要么和孩子说清楚,要么就不要再和曾奇联系。

而不是把孩子的身世告诉他,还妄想孩子有双份父爱,甚至把孩子送曾奇妹妹那儿。

虽说名义上是孩子的姑姑,但她曾奇结婚的话,他的孩子更名正言顺。

如果担心孩子成绩,可以请个家教。再者,到了中学阶段,孩子成绩好坏,心理健康等本来就要家长多关心。

所以,孩子的问题真不能怨曾奇。或许就是离开刘莉莉到曾家生活时,加上青春期敏感,导致身边人容易对他说些似是而非的话。刘莉莉又整整一年没去看望,才会让孩子钻了牛角尖误会是继父的错,让亲生父母分开。

从这个侧面来看也能发现刘莉莉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或是把孩子当容易摔坏的娃娃,没让孩子经历过挫折,所以遇到一点事就无法承受。

按法律来说,她和陆林结婚,等于陆林就是孩子的父亲。不管从哪五方面来说,这都是完美的一家三口,就不再要奢想孩子多一份父爱。

这对陆林和孩子来说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刘莉莉来说,陆林把继子当亲生来看,那她也应该在心里认可这个男人,他不但是自己的老公,更是孩子的父亲。

通过这件事来看,还是建议女孩 在分手后怀孕了,不要选择生下来。除非自己决定承担等一下来后的一切后果和应对。

虽然是一条生命,但在未成形前这都能及时止损。生下来容易,养育不易。

其次,不要把孩子当瓷器娃娃,孩子是聪明的,只要给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告诉他真相也没什么,反而能让感激养育自己的人。

最后,不是离婚后再婚,孩子不知道亲生父母的,不要让他认回去。

有些人认回孩子 ,纯粹只想认回,但并不代表对方愿意在这个孩子身上付出爱。

鱼和熊掌并不能兼得,活在当下把握所拥有的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15岁少年认回亲生父亲后否认继父十几年付出赶出门:他不是我爸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