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斗力非常强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在“浑河战役”中失败的是由戚家军训练方式训练出来的军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戚家军,所以不能说戚家军在“浑河战役”中全军覆没。

1、此戚家军已非彼戚家军

我们从历史记载可以得知,戚家军是因戚继光而得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为剿灭倭寇而在义乌招聘了农民和矿工近四千人成军。之后通过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打造出了威名,号称“戚家军”。

之后这支军队纵横浙、闽、粤,历十余年,大小八十战,所向披靡,根除了多年的倭寇之患。到了隆庆元年,戚继光本人率领老部下3000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编练车步骑营三万。于隆庆二年全歼朵颜30000铁骑,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万历三年;长秃帅兀良哈铁骑50000入寇,戚继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全歼50000蒙古军,活捉长秃。

战斗力非常强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到了明末踏上辽东战场抵抗满期八旗的“戚家军”,主将是年近七旬的老将陈策,副将童仲揆。唯一与戚家军有关联的就是戚继光的族侄戚金,但其率领的也只是按照戚家军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300亲兵。整支出现在辽东战场上的“戚家军”已经和戚继光无多大关系了,战斗力也与抗倭时期真正的戚家军想去甚远。

从两者领导者及其战斗力可以看出。最后灭亡的戚家军已非早先的戚家军了,所以真正的戚家军不是在“浑河战役”中覆灭的。

2、两者面对的敌人不同

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初始目标就是消灭大明沿海的倭寇之患,并依靠戚家军的强横战斗力达成了目标。之后由于蒙古人的入侵边疆而北上,并以戚家军3000人为底子再次训练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终其戚继光一生还未真正与满清八旗军队交过手。

战斗力非常强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而到了“浑河战役”事情的“戚家军”面对的是如日中天的满清八旗,号称满万不可敌,牛掰的很。满期八旗的战法与蒙古人与倭寇是完全不一样的,能骑射也能下马攻坚。

3、两者背后的支撑力量不同

戚继光从东南抗倭到北镇蓟州期间胡宗宪、谭纶、梁梦龙,以及执政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对他的工作都很支持。尤其是张居正,常把那些作对的官员调开,甚至免除职务,所以戚继光能久镇北边,发挥所长。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全力支撑的朝廷才是戚继光能率领军队打胜仗的重要原因之一。

史载:新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妇人之仁收留的上万蒙古饥民,成为了后金军的内应,斩关落桥让后金军攻入沈阳。

而处于“浑河战役”的“戚家军”则是外无援军内有敌人,即使再强横的军队也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战力,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战斗力非常强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