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陕挺住!新冠遇上出血热,还敢不敢吃草莓?

自12月9日爆出第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以来,陕西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9例,其中西安市就有143例,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疫情形势严峻,不排除新病例的数字还会在高位运行阶段。

无独有偶,另一则频上热门的新闻消息也牵动着广大市民的心,网传西安多家医院现出血热病例,当下正值草莓应季,一时间“吃草莓会传染出血热”、“出热血是鼠疫”的不实传闻难免让人更加紧张。今天,就让我们来给大家讲一下出血热是什么疾病?到底能不能吃草莓?

老陕挺住!新冠遇上出血热,还敢不敢吃草莓?

出血热是什么疾病?

其实,出血热这个病由来已久,只是大家平时并不关心罢了,它并不是像新冠肺炎那样新出现的疾病,如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19年12月全国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364例,死亡7例。

跟新冠肺炎一样,出血热属于乙类传染病,全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这次新闻报道的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

接触啮齿类动物,最常见就是老鼠,是导致汉坦病毒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致病型汉坦病毒主要为黑线姬鼠(野鼠)所携带的汉坦型病毒和褐家鼠所携带的首尔型病毒。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是出血热的高发季节,不得不说,出血热在我国多地出现,其中东三省、山东、陕西、河北等地发病率更高。

汉坦病毒在哪里存在?

汉坦病毒可以出现在感染汉坦病毒的老鼠的粪便、尿液和唾液中,活体老鼠的肺里面病毒浓度很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虫媒、气溶胶等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常罕见,但如果妊娠女性感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老陕挺住!新冠遇上出血热,还敢不敢吃草莓?

出血热是不是鼠疫?

不是。出血热跟鼠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和病死率均高于出血热,曾经席卷欧洲的大瘟疫“黑死病”就是鼠疫,不过近年来,鼠疫在我国已经非常少见,偶有零星报道,早期发现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一般不会出现大流行。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出血热?

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后会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为4-46天,以两周多见,一旦发病,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为5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大部分患者早期会有发热和“三痛”的症状,即头痛、腰痛、眼眶痛,如果有类似的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的传染病科就诊。

出血热能治好吗?如何预防?

本病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大多数患者需要3到4周可以控制病情,之后还需1到3个月才能全面恢复精神和体力,如果治疗及时,一般不遗留后遗症。

防鼠灭鼠,是预防出血热的关键。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家中卫生,防止老鼠进入室内,如果有老鼠进入家中或办公室等环境,在灭鼠及清理时最好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最好可以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老陕挺住!新冠遇上出血热,还敢不敢吃草莓?

对于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建议接种出血热疫苗,我们国家从2008 年开始,对16至60岁人群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对于喜欢去野外的人群来说,更应该积极接种疫苗,外出时注意食物清洁与个人卫生,最好不要食用不明来源的野果等。

草莓还敢吃吗?

如果是从水果店里购买的草莓,可以放心吃,不会传染出血热,只有近距离接触老鼠,长时间呆在有病毒的环境中,才可能会感染汉坦病毒,因此,在出血热流行期间,不建议去草莓园采摘草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