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吟吟,女,中国内地女歌手,中国好声音庾澄庆组四强,出演电视剧《左耳》

01 现在作你为一个圈内人,现在对娱乐圈的认知跟以前有没有什么不同?变化较大的一部分是?
以前觉得娱乐圈是个水很深很深的地方,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很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以前是这样看的,我相信很多圈外人看娱乐圈都是这样子的。现在进来了发现其实不是这样。而且以前觉得娱乐圈好大,然后进了圈子才发现其实这个圈子也不大,你能想到的一个人基本都能通过你认识两三个人认识 TA 。
02 如果不进入娱乐圈,你最想从事什么行业?从过去的哪一刻开始改变?
我应该也会成为一个做音乐的人,也许是独立音乐人,或者转型做制作方面的工作,或者是教育。转变的点应该就是去年五月份的时候,中国好声音的导演来找到了我,然后我决定参加这个比赛,然后就这样入行啦,就成为了圈内人。
03 你为什么喜欢爵士乐?你觉得在追寻音乐的过程中,爵士给你带来了什么?
喜欢爵士乐的原因很多,它是不断在革新的一种音乐,它是富有创造力、很具有包容性的音乐,很有逻辑、很有意思、也很美。你听到很多别的音乐它们的规律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可能听一下就能预测到它会走到哪里去,听着听着你就知道下个音会落在哪里,下一段旋律会是怎么样的。但是爵士乐就是你无法去预测的一种音乐,难以捉摸,当一个人在 solo 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它会走到哪里,因为同一个音它可以配的和弦就会有无数种,它没有绝对的对错。根据每一个人自己的想法、审美,TA 可以为同一个音配上 TA 所想要的任何一个和弦,只要 TA 自己有 TA 逻辑上的道理,TA 自己认可,就可以是这样一种很个性化的语言。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也尝试过不同的音乐类型,但是好像很多都不是特别适合我,前提就是我的嗓音条件唱很多都觉得太高了唱不上去,还有一个就是像刚才讲的爵士乐这些特质都特别吸引我,尤其对于我这种在国内教育下长大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一个问题下面就只配一个标准答案,而爵士乐就完全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天空。所以这样不断打破你固定的思维模式之后,它就启发了我内心自由的想象力,所以大家会看到爵士乐都不断在融合,它和任何一种音乐的融合物你都可以找到,和古典音乐、funk、摇滚、hip-hop、流行、拉丁、雷鬼,都有它融合的产物,它是很有内涵的一种音乐,但又不是那么外漏。它仍旧会把它的美好做到点到即止,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吧,给了我很多启发。
04 是什么驱使你接拍《左耳》?从一名歌手到演员有哪些你没有预想到的挑战?
是命运的驱使(笑)。当时是电视上已经播了哈林组对战的那期节目,同时我也录制完了下一期我被淘汰的那期节目,总而言之就是我已经在好声音比赛阶段止步了。就在这个的第二天,我接到了雪漫姐的私信,以及她发动了很多人在微博上联系我的私信,当时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我相信凡事当中都有老天的安排,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机遇,很快就和导演、雪漫姐都见了面,一见如故的感觉,一切都很顺,也有简短的试戏,我自己也有再去研读一下剧本,再去看这个角色我是否能接。吧啦她真的是一个很吸引我的角色,她身上有很吸引人的特质,但却是我们很难拥有的特质。我自己对第一次演戏就要演这么重要的角色,心里面其实一开始也有负担,但是见到导演还有雪漫姐,她们眼睛里的认定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觉得可能我自己不知道,但是她们一定知道什么。那么我愿意相信我也可以做好。
一开始的挑战就是我真的不知道演戏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有去找一些书来看。我是特别容易想很多的人,我就会去想我这样一个人,怎么把我放到角色里面,她身上所经历的事我没有经历过,我怎么去体会,她的情感情绪我怎样才能够表达出来,能够尽量真实地去演绎;但是再真实你也是你自己,也不是她,就很多这些想法我都会有,所以有去找一些表演方面的书来看来学,然后一点点去学习了以后才知道表演里面的一些原理。怎么把你自己的情感和角色的情感搭起一座桥来,也是通过学习和读书有了最初的了解,有了这些准备后进组开始拍起来心里面也就稍微有一点底。但是真正开始一点点学会还是在拍戏的过程当中,导演就会跟你讲,其实你蹙一下眉,你出来的表情就会不一样。因为以前我自己没有刻意地去想过怎么通过表情、肢体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唱歌就是通过音乐上面一些的东西来变换来控制,而表演是要通过你看得见的表情和肢体,这些是以前确实没有做过的,也是比较大的挑战。还有就是做演员就是要和本能对着干的一个职业,也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比如吊威亚你就是会害怕,但是你不能表现出害怕,它就是和你的本能在做对抗。还有就是环境很冷,但是你不能发抖不能表现出冷,因为角色是在夏天,不是在穿羽绒服的季节。我觉得这是很棒很棒的一个体验,就是让你不断地去超越你自己本身,这是演员带给我的一个挑战,也是特别特别棒的人生经历。
05 你在扮演「吧啦」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开始接到这部戏的时候我真的没有觉得自己和吧啦很像,但演着演着就发现真的有很多地方还蛮像的。比较像的一点就是我和她都挺叛逆也挺坚持的,认定了的人和事她真的就是认定了。我没有像吧啦那么开朗,我更内向一点,但是内在的坚持和倔强的东西是一样的。还有比较像的一点是在人际交往上我会比较有防御性,我没办法没心没肺地去交很多很多朋友,我有的时候也很羡慕这样的人,但是自己是没有办法做到的,让我能够卸下内心的防线,真正从内心深处来拥抱认可的好朋友是很少的。但是我也还算是蛮合群的一个人(笑)。
06 假如给你一个穿越回到过去的机会,你会阻止自己做什么?
因为我妈妈是特别淑女的一个人,她一直希望我能继续她的“衣钵”,但其实我的性格里面真的比较像男孩子。但有一阵我就觉得“不不我也要做个小公举”,高中的时候有一阵我会穿那种钩花蕾丝的长裙啊小衬衫啊,打扮就像个小公举似的,有段时间真的是那个样子。但很快我又做回了自己,穿着运动服什么的。但有一阵我真的有做过那样的事,如果回到过去我应该就会去制止,看着她的眼睛对她说:“这不是你,放弃吧。”我从小就比较像男孩子性格,从小就喜欢和男生在一起玩,他们都跑不过我,我小学真的跑超快的,还是田径队的。有一阵子特别叛逆,我都不穿小孩衣服,把大人的衣服天天拿来穿着上学,老师看着头疼死了。我小姨是特别潮的一个人,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都不穿校服,天天穿我小姨的衣服,阔腿裤厚底鞋什么的上学,然后会有那种比我大的六年级的小太妹,把我拉到小后花园,我以为她们要做什么呢,结果她们对我说:“你身上的那件马甲借我穿一下吧!从今天起我罩着你!”有这种事情……这些事不讲我都忘了,但是真的有这样的事情。我从小真的就不是那种小公主,但是长大过程中有过那种尝试,所以我觉得那应该被制止,那完全不是在做自己。
07 参加《中国好声音》改变了你什么?
工作和心理状态会变化比较大,生活的话,不工作的时候生活状态还是可以和以前一样。
工作上面差别比较大,以前是自己做独立音乐人,从写到制作到演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要自己来敲定。写完了歌,自己想办法找到朋友来和自己一起制作,从编到录制这些所有都是自己来敲定,演出的话可能就要发几十几百封邮件去找,找到演出的场所打电话给他们推我的东西,问他们愿不愿意让我去演,可能一整天下来就只有几个人会接我的电话,更少的人会愿意让我去演出。在这个中间又会有很多环节,你要给他们推的话,首先要有自己的网站,就是网站也要自己想办法做,在网络社交媒体上面的宣传也全部都要自己做,就是从艺人到助理到宣传到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弄好。去演出的时候如果远的话有坐过将近两个小时的火车去,话筒话筒线都要自己带,给乐队的谱全部要自己打印好。在国外真的就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学到好多好多东西,真的也还蛮辛苦的,但是也收获很大。短时间这样还好,但如果要这样做五年十年,确实挺不容易的,所以当时这些我经历过以后,自己也有想,因为我真的是想做音乐,如果我真的要靠这个来生活的话也可以,但是真的就会比较辛苦。
后来好声音的导演来澳洲的时候找到我,因为很多独立音乐人会很不愿意去走那种主流的或者比较商业化的道路,一开始我也会那样想,但是慢慢放下自己的成见之后,我就开始给自己理,我绝对不能够动摇的一些底线是什么,音乐上面也好做人也好,其他的我可以商量的灵活的可以变通的一些东西是什么,这样再来看的话就觉得其实都是吻合的,好声音能够提供给我的这个机会,和我自己的一些准则其实是没有冲突的。然后就这样来参加了好声音。工作上面的变化就是,现在不再是我自己一个人在战斗,有公司有工作团队在和我一起努力,是特别特别棒的一件事情。工作机会自然也比以前多很多,而且有以前没有的机会,去接触以前接触不到的一些人、一些平台。还有一些变化就是心理状态上的,毕竟以前你不是公众人物,你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但是现在是公众人物的话,要考虑的可能就会比较多一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的一言一行,背后的责任感可能会更重。
08 你做过最叛逆的事情是什么?如果还原你本人的青春期经历,你比较愿意编进剧本的一段个人记忆是?
做过最叛逆的事情听起来可能觉得没什么意思,说实话真的还是我在音乐上面的坚持。想想真的很叛逆,我以前真的都是乖孩子,以前读的都是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也是 211、985 高校,但是我毕业之后尝试做和音乐无关的别的工作,坐办公室,我都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后来有朋友就介绍我去了成都的一个录音棚,一个月 1000 块钱。别人会说“你这样一个大学毕业生你要干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个样子?”但我就说:“我在学我想学的东西,别人还给我钱,你不觉得这样的事情你听都没有听说过吗?”。就是这个叛逆可能不是一件事情,而且它在我内心这棵树就越长越大,一直到后面就完全没有办法被压制下来。后来就一直觉得我在音乐上面还要继续学习,就自己去申请国外的学校,后来甚至赢得了家庭的支持,然后就重新去学音乐读本科。这不是一个淘气的叛逆,它是真的很认真的一次叛逆的经历。
09 你少女时代的梦有哪些,都实现了吗?
有过希望人生当中遇见像流川枫那样的人,然后他就成为一生疼爱我挚爱我的男朋友,这个梦是没有实现过(笑)。实现过的梦……我真的有想过当明星,但是没想到自己也入行做艺人了,也算是实现了吧。
10 你 2016 年的愿望是?
希望自己在音乐上面能够继续学习、继续进步,因为是我的专业嘛。表演上面,如果有机会也可以继续地去学习去磨练,也希望有新的音乐作品可以送给大家。表演上面有机会的话,当然也希望碰到有意思的作品带给大家。
11 怎么看待「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唱 」?
我觉得拓展自己、挖掘自己在不同领域里的潜力,永远都是一件好事。当然唱歌和演戏不像唱歌和跨栏差那么远,唱歌和跨栏这个要去拓展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很多演员会去尝试唱歌,很多歌手会去尝试演戏,本身都是属于演绎类的,我觉得这样新的尝试,成功的话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会有自己意识不到的潜力;如果没有成功的话,那这样的尝试也会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对于自己专业上灵感的激发。
12 有什么是你早年深信不疑,至今却深表怀疑的事情?
早年深信不疑的事情就是“你学什么东西都要趁早,特别是音乐、乐器,任何专长都是要从孩子抓起,越早越好”。你十岁去学小提琴可能别人都会嫌你老了,都说你应该五岁就去学。当然从生理上、成长的曲线来讲,当然小时候去学就是有你不可否认的先天优势,但是对学习本身这件事而言我现在认定的就是没有任何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有足够的学习愿望的话,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开始学,这就是我现在的认知。所以和小时候认知的差别真的蛮大的,因为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系,也跟看见的一些东西有关系。像国外有八十岁的摩西奶奶,八十岁才卡开始画画,成为了画家。有国外的流浪汉为了重新找到人生的开始,也是三四十岁开始画画,也成为了让人惊叹的画家。也有二十四岁的女生想要学小提琴,用了两年的时间每天记录自己从零开始练习的过程,两年之后她的演奏也让人惊叹。成年人也有一些优势,因为年龄带给他的理解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是很强大的,如果用这些来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只需要真的潜下来心来,真的都没有问题。
13 在成名前和成名后,你对自己的认知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我觉得从外在的一些能力上面可能变得比以前更有余地、或者是更灵活,以前我可能会比较死板一点;但是内在内心深处我觉得还是没有改变的。就像刚才讲的,没有工作的时候我的生活状态还是一样的。我还是喜欢很安静的生活状态,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我的床旁边还是我的工作台。内心想要的东西还是和以前是一样。
笔 戈 想 知 道
马吟吟的哪方面最吸引你?
微信公众号:bigertech 以笔为戈,刺破这个世界的黑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将此文转发到朋友圈的人 唱歌不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