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吟吟:我想流川楓做我男朋友!

馬吟吟,女,中國内地女歌手,中國好聲音庾澄慶組四強,出演電視劇《左耳》

馬吟吟:我想流川楓做我男朋友!

01 現在作你為一個圈内人,現在對娛樂圈的認知跟以前有沒有什麼不同?變化較大的一部分是?

以前覺得娛樂圈是個水很深很深的地方,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多不為人知的潛規則,以前是這樣看的,我相信很多圈外人看娛樂圈都是這樣子的。現在進來了發現其實不是這樣。而且以前覺得娛樂圈好大,然後進了圈子才發現其實這個圈子也不大,你能想到的一個人基本都能通過你認識兩三個人認識 TA 。

02 如果不進入娛樂圈,你最想從事什麼行業?從過去的哪一刻開始改變?

我應該也會成為一個做音樂的人,也許是獨立音樂人,或者轉型做制作方面的工作,或者是教育。轉變的點應該就是去年五月份的時候,中國好聲音的導演來找到了我,然後我決定參加這個比賽,然後就這樣入行啦,就成為了圈内人。

03 你為什麼喜歡爵士樂?你覺得在追尋音樂的過程中,爵士給你帶來了什麼?

喜歡爵士樂的原因很多,它是不斷在革新的一種音樂,它是富有創造力、很具有包容性的音樂,很有邏輯、很有意思、也很美。你聽到很多别的音樂它們的規律都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可能聽一下就能預測到它會走到哪裡去,聽着聽着你就知道下個音會落在哪裡,下一段旋律會是怎麼樣的。但是爵士樂就是你無法去預測的一種音樂,難以捉摸,當一個人在 solo 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走到哪裡,因為同一個音它可以配的和弦就會有無數種,它沒有絕對的對錯。根據每一個人自己的想法、審美,TA 可以為同一個音配上 TA 所想要的任何一個和弦,隻要 TA 自己有 TA 邏輯上的道理,TA 自己認可,就可以是這樣一種很個性化的語言。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我也嘗試過不同的音樂類型,但是好像很多都不是特别适合我,前提就是我的嗓音條件唱很多都覺得太高了唱不上去,還有一個就是像剛才講的爵士樂這些特質都特别吸引我,尤其對于我這種在國内教育下長大的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一個問題下面就隻配一個标準答案,而爵士樂就完全為我打開了另一個天空。是以這樣不斷打破你固定的思維模式之後,它就啟發了我内心自由的想象力,是以大家會看到爵士樂都不斷在融合,它和任何一種音樂的融合物你都可以找到,和古典音樂、funk、搖滾、hip-hop、流行、拉丁、雷鬼,都有它融合的産物,它是很有内涵的一種音樂,但又不是那麼外漏。它仍舊會把它的美好做到點到即止,這也是一種人生哲學吧,給了我很多啟發。

04 是什麼驅使你接拍《左耳》?從一名歌手到演員有哪些你沒有預想到的挑戰?

是命運的驅使(笑)。當時是電視上已經播了哈林組對戰的那期節目,同時我也錄制完了下一期我被淘汰的那期節目,總而言之就是我已經在好聲音比賽階段止步了。就在這個的第二天,我接到了雪漫姐的私信,以及她發動了很多人在微網誌上聯系我的私信,當時是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相信凡事當中都有老天的安排,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機遇,很快就和導演、雪漫姐都見了面,一見如故的感覺,一切都很順,也有簡短的試戲,我自己也有再去研讀一下劇本,再去看這個角色我是否能接。吧啦她真的是一個很吸引我的角色,她身上有很吸引人的特質,但卻是我們很難擁有的特質。我自己對第一次演戲就要演這麼重要的角色,心裡面其實一開始也有負擔,但是見到導演還有雪漫姐,她們眼睛裡的認定給了我很大的勇氣,讓我覺得可能我自己不知道,但是她們一定知道什麼。那麼我願意相信我也可以做好。

一開始的挑戰就是我真的不知道演戲是怎麼一回事,是以我有去找一些書來看。我是特别容易想很多的人,我就會去想我這樣一個人,怎麼把我放到角色裡面,她身上所經曆的事我沒有經曆過,我怎麼去體會,她的情感情緒我怎樣才能夠表達出來,能夠盡量真實地去演繹;但是再真實你也是你自己,也不是她,就很多這些想法我都會有,是以有去找一些表演方面的書來看來學,然後一點點去學習了以後才知道表演裡面的一些原理。怎麼把你自己的情感和角色的情感搭起一座橋來,也是通過學習和讀書有了最初的了解,有了這些準備後進組開始拍起來心裡面也就稍微有一點底。但是真正開始一點點學會還是在拍戲的過程當中,導演就會跟你講,其實你蹙一下眉,你出來的表情就會不一樣。因為以前我自己沒有刻意地去想過怎麼通過表情、肢體這些方式來表達自己内心的情感,唱歌就是通過音樂上面一些的東西來變換來控制,而表演是要通過你看得見的表情和肢體,這些是以前确實沒有做過的,也是比較大的挑戰。還有就是做演員就是要和本能對着幹的一個職業,也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比如吊威亞你就是會害怕,但是你不能表現出害怕,它就是和你的本能在做對抗。還有就是環境很冷,但是你不能發抖不能表現出冷,因為角色是在夏天,不是在穿羽絨服的季節。我覺得這是很棒很棒的一個體驗,就是讓你不斷地去超越你自己本身,這是演員帶給我的一個挑戰,也是特别特别棒的人生經曆。

05 你在扮演「吧啦」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開始接到這部戲的時候我真的沒有覺得自己和吧啦很像,但演着演着就發現真的有很多地方還蠻像的。比較像的一點就是我和她都挺叛逆也挺堅持的,認定了的人和事她真的就是認定了。我沒有像吧啦那麼開朗,我更内向一點,但是内在的堅持和倔強的東西是一樣的。還有比較像的一點是在人際交往上我會比較有防禦性,我沒辦法沒心沒肺地去交很多很多朋友,我有的時候也很羨慕這樣的人,但是自己是沒有辦法做到的,讓我能夠卸下内心的防線,真正從内心深處來擁抱認可的好朋友是很少的。但是我也還算是蠻合群的一個人(笑)。

06 假如給你一個穿越回到過去的機會,你會阻止自己做什麼?

因為我媽媽是特别淑女的一個人,她一直希望我能繼續她的“衣缽”,但其實我的性格裡面真的比較像男孩子。但有一陣我就覺得“不不我也要做個小公舉”,高中的時候有一陣我會穿那種鈎花蕾絲的長裙啊小襯衫啊,打扮就像個小公舉似的,有段時間真的是那個樣子。但很快我又做回了自己,穿着運動服什麼的。但有一陣我真的有做過那樣的事,如果回到過去我應該就會去制止,看着她的眼睛對她說:“這不是你,放棄吧。”我從小就比較像男孩子性格,從小就喜歡和男生在一起玩,他們都跑不過我,我國小真的跑超快的,還是田徑隊的。有一陣子特别叛逆,我都不穿小孩衣服,把大人的衣服天天拿來穿着上學,老師看着頭疼死了。我小姨是特别潮的一個人,我國小五年級的時候都不穿校服,天天穿我小姨的衣服,闊腿褲厚底鞋什麼的上學,然後會有那種比我大的六年級的小太妹,把我拉到小後花園,我以為她們要做什麼呢,結果她們對我說:“你身上的那件馬甲借我穿一下吧!從今天起我罩着你!”有這種事情……這些事不講我都忘了,但是真的有這樣的事情。我從小真的就不是那種小公主,但是長大過程中有過那種嘗試,是以我覺得那應該被制止,那完全不是在做自己。

07 參加《中國好聲音》改變了你什麼?

工作和心理狀态會變化比較大,生活的話,不工作的時候生活狀态還是可以和以前一樣。

工作上面差别比較大,以前是自己做獨立音樂人,從寫到制作到演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要自己來敲定。寫完了歌,自己想辦法找到朋友來和自己一起制作,從編到錄制這些所有都是自己來敲定,演出的話可能就要發幾十幾百封郵件去找,找到演出的場所打電話給他們推我的東西,問他們願不願意讓我去演,可能一整天下來就隻有幾個人會接我的電話,更少的人會願意讓我去演出。在這個中間又會有很多環節,你要給他們推的話,首先要有自己的網站,就是網站也要自己想辦法做,在網絡社交媒體上面的宣傳也全部都要自己做,就是從藝人到助理到宣傳到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弄好。去演出的時候如果遠的話有坐過将近兩個小時的火車去,話筒話筒線都要自己帶,給樂隊的譜全部要自己列印好。在國外真的就是這樣,在這個過程中我真的學到好多好多東西,真的也還蠻辛苦的,但是也收獲很大。短時間這樣還好,但如果要這樣做五年十年,确實挺不容易的,是以當時這些我經曆過以後,自己也有想,因為我真的是想做音樂,如果我真的要靠這個來生活的話也可以,但是真的就會比較辛苦。

後來好聲音的導演來澳洲的時候找到我,因為很多獨立音樂人會很不願意去走那種主流的或者比較商業化的道路,一開始我也會那樣想,但是慢慢放下自己的成見之後,我就開始給自己理,我絕對不能夠動搖的一些底線是什麼,音樂上面也好做人也好,其他的我可以商量的靈活的可以變通的一些東西是什麼,這樣再來看的話就覺得其實都是吻合的,好聲音能夠提供給我的這個機會,和我自己的一些準則其實是沒有沖突的。然後就這樣來參加了好聲音。工作上面的變化就是,現在不再是我自己一個人在戰鬥,有公司有工作團隊在和我一起努力,是特别特别棒的一件事情。工作機會自然也比以前多很多,而且有以前沒有的機會,去接觸以前接觸不到的一些人、一些平台。還有一些變化就是心理狀态上的,畢竟以前你不是公衆人物,你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完全自由地表達,但是現在是公衆人物的話,要考慮的可能就會比較多一點,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你的一言一行,背後的責任感可能會更重。

08 你做過最叛逆的事情是什麼?如果還原你本人的青春期經曆,你比較願意編進劇本的一段個人記憶是?

做過最叛逆的事情聽起來可能覺得沒什麼意思,說實話真的還是我在音樂上面的堅持。想想真的很叛逆,我以前真的都是乖孩子,以前讀的都是最好的國小、中學,大學也是 211、985 高校,但是我畢業之後嘗試做和音樂無關的别的工作,坐辦公室,我都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後來有朋友就介紹我去了成都的一個錄音棚,一個月 1000 塊錢。别人會說“你這樣一個大學畢業生你要幹什麼,你為什麼要這個樣子?”但我就說:“我在學我想學的東西,别人還給我錢,你不覺得這樣的事情你聽都沒有聽說過嗎?”。就是這個叛逆可能不是一件事情,而且它在我内心這棵樹就越長越大,一直到後面就完全沒有辦法被壓制下來。後來就一直覺得我在音樂上面還要繼續學習,就自己去申請國外的學校,後來甚至赢得了家庭的支援,然後就重新去學音樂讀大學。這不是一個淘氣的叛逆,它是真的很認真的一次叛逆的經曆。

09 你少女時代的夢有哪些,都實作了嗎?

有過希望人生當中遇見像流川楓那樣的人,然後他就成為一生疼愛我摯愛我的男朋友,這個夢是沒有實作過(笑)。實作過的夢……我真的有想過當明星,但是沒想到自己也入行做藝人了,也算是實作了吧。

10 你 2016 年的願望是?

希望自己在音樂上面能夠繼續學習、繼續進步,因為是我的專業嘛。表演上面,如果有機會也可以繼續地去學習去磨練,也希望有新的音樂作品可以送給大家。表演上面有機會的話,當然也希望碰到有意思的作品帶給大家。

11 怎麼看待「唱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唱 」?

我覺得拓展自己、挖掘自己在不同領域裡的潛力,永遠都是一件好事。當然唱歌和演戲不像唱歌和跨欄差那麼遠,唱歌和跨欄這個要去拓展可能就沒那麼容易。很多演員會去嘗試唱歌,很多歌手會去嘗試演戲,本身都是屬于演繹類的,我覺得這樣新的嘗試,成功的話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在這方面會有自己意識不到的潛力;如果沒有成功的話,那這樣的嘗試也會是一種經驗,也是一種對于自己專業上靈感的激發。

12 有什麼是你早年深信不疑,至今卻深表懷疑的事情?

早年深信不疑的事情就是“你學什麼東西都要趁早,特别是音樂、樂器,任何專長都是要從孩子抓起,越早越好”。你十歲去學小提琴可能别人都會嫌你老了,都說你應該五歲就去學。當然從生理上、成長的曲線來講,當然小時候去學就是有你不可否認的先天優勢,但是對學習本身這件事而言我現在認定的就是沒有任何年齡的限制。隻要你有足夠的學習願望的話,任何時候你都可以開始學,這就是我現在的認知。是以和小時候認知的差别真的蠻大的,因為和我自己的經曆有關系,也跟看見的一些東西有關系。像國外有八十歲的摩西奶奶,八十歲才卡開始畫畫,成為了畫家。有國外的流浪漢為了重新找到人生的開始,也是三四十歲開始畫畫,也成為了讓人驚歎的畫家。也有二十四歲的女生想要學小提琴,用了兩年的時間每天記錄自己從零開始練習的過程,兩年之後她的演奏也讓人驚歎。成年人也有一些優勢,因為年齡帶給他的了解力、邏輯思維的能力是很強大的,如果用這些來學習一門新的技能,隻需要真的潛下來心來,真的都沒有問題。

13 在成名前和成名後,你對自己的認知有沒有發生什麼改變?

我覺得從外在的一些能力上面可能變得比以前更有餘地、或者是更靈活,以前我可能會比較死闆一點;但是内在内心深處我覺得還是沒有改變的。就像剛才講的,沒有工作的時候我的生活狀态還是一樣的。我還是喜歡很安靜的生活狀态,我獨自一人的時候我的床旁邊還是我的工作台。内心想要的東西還是和以前是一樣。

筆 戈 想 知 道

馬吟吟的哪方面最吸引你?

微信公衆号:bigertech 以筆為戈,刺破這個世界的黑暗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将此文轉發到朋友圈的人 唱歌不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