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国民党王牌军长跳河自杀,结果还是当了俘虏

1948年11月23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11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在安徽宿县马围子、杨庄、双堆集、许庄地区,完成了对一支国民党军精锐主力部队的包围。这支国民党军部队,就是从奉命从河南确山、驻马店地区出发,增援徐蚌战场的,由黄维担任司令官的第12兵团,下辖第10军、第14军、第18军、第85军和第4快速纵队,共计12万人。

其中第18军(即原整编第11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属于头等主力部队,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下辖第11师、第49师、第118师。该军军长本由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兼任,黄维在27日的突围失败后,于29日作出人事调整,胡琏免兼第18军军长,由副军长杨伯涛升任军长。

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国民党王牌军长跳河自杀,结果还是当了俘虏

中原野战军对黄维兵团达成合围之后,采取掘壕前进,近迫作业的壕沟战术,一道道交通壕犹如长龙一般从四面八方伸向国民党军阵地前沿,形成无数绳索,将其紧紧捆住;然后利用夜暗,机动兵力进入冲击出发位置,在炮兵火力配合下,于近距离发起突然猛烈的冲锋。这就大大降低了部队在敌人火力下运动时的伤亡,同时有效减少了国民党军的火力优势。

在战术方面,面对解放军的近迫作业,火力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在兵力方面,伤亡一个,就少了一个,人员无法获得补充。第12兵团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士气低落的绝境。再加上军中早已传遍第7兵团在碾庄全军覆没,司令官黄百韬被打死的消息,不少人意识到这次恐怕在劫难逃,免不了重蹈黄百韬兵团的覆辙,“死守”也就是“守死”。

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国民党王牌军长跳河自杀,结果还是当了俘虏

11月30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奉蒋介石的命令,率领李弥、邱清泉、孙元良3个兵团30万人放弃徐州向西南方向撤退,企图经萧县、永城南下至蒙城、阜阳地区,攻击中原野战军侧背,以解黄维兵团之围。黄维和手下的军长、师长们听到这个消息,精神为之一振,认为只要杜聿明集团抄了解放军的后路,自己再全力向西攻击,凭借东西夹击的态势,就能打开局面,转危为安。

可是这个幻想很快就被现实碾得粉碎。杜聿明集团走到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陷入了华东野战军的重围,遭遇了和第12兵团同样的命运。黄维等一干将领突围的白日梦惊醒了,动摇情绪大为增长,意识到这回真的是要完蛋了。如第10军军长覃道善先是打电话问第18军军长杨伯涛,还有什么办法?后来见面时二人又相对苦笑,连声说,我们完了,完了。

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国民党王牌军长跳河自杀,结果还是当了俘虏

有的人则是抱着死里求生,拉队伍逃跑的想法。如第18副军长兼第11师师长王元直,有一天到双堆集军部面见杨伯涛,问他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王元直认为,呆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18军眼下的兵力还有2个师(第49师已于25日被消灭),还有冲出一个缺口突围逃出的可能。杨伯涛虽然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他又顾虑撇开黄维和几支友军单独打出去,兹事体大,在道义上,职责上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因而没有表示同意,只是说:“我们服从命令,活一天干一天吧。”

还有一种是想同解放军暗通款曲,接洽投降。一来可以保全性命,二来可以借机讨价还价,要求解放军给个名义地位。如第118师师长尹钟岳,曾交给杨伯涛一封解放军派人送来的信。信中分析形势,陈说利害关系,劝告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保证生命安全,并要求架设电话线,直接接洽投降办法。尹钟岳是第18军的老人,他能接待解放军信使,并且把劝降信转给杨伯涛看,这在第18军的历史上是异乎寻常的事情。连他都动摇了,足以说明形势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但杨伯涛不为所动,对尹钟岳说:“第18军从江西第三次围剿起,就和红军作对,结下了血海深仇,我们若落到解放军手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绝无饶恕之理。”

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国民党王牌军长跳河自杀,结果还是当了俘虏

12月6日16时30分,中原野战军对黄维兵团发起全线总攻,以多方向的、有重点的连续突击,逐渐缩小包围圈。战至15日中午,黄维和胡琏见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决定于当日黄昏开始突围。时间到了之后,杨伯涛和尹钟岳亲自督战,可怎么也冲不破解放军的铜墙铁壁。突围之前,杨和尹选了一个最勇敢的营长,命令其在前面冲锋开路,但是这个营长上去不久就被打死了。夜暗中的部队无人指挥,乱成一团,一步也不能前进。同时,南面的解放军已经冲进了双堆集,彻底陷入崩溃的国民党军不敢再开枪抵抗,只听得缴枪之声一片喧哗。

杨伯涛和尹钟岳见势不妙,于是率领一群乱兵折向西北第11师突围方向,想尾随该师逃出去。但这时第11师已经被打垮,杨伯涛一行人遭到解放军的迎头阻击,只得又折回双堆集。乱军之中,随行的副官和卫士在解放军的追击下四散逃走。沦为孤家寡人的杨伯涛眼见突围无望,便跳入双堆集西门外的一条小河里打算自杀,没想到这条小河的水并不深,只有1米多,杨伯涛跳进去之后,连头顶都不能淹没。

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国民党王牌军长跳河自杀,结果还是当了俘虏

杨伯涛在河水里扑腾了一会儿,全身衣物都湿透了,当时正值严冬,冰冷浸骨的河水冻得他实在无法忍受,于是挣扎着爬上岸来,被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第109团3营教导员刘祥志俘虏。杨伯涛被俘之后,经过10年的改造,于1959年9月17日被特赦。

杨伯涛跳河自杀却因为水太冷又爬起来的这段掌故,和明朝末年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因为水太凉不愿投湖殉国的轶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