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文总结癌痛治疗要点

作者:haixin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癌痛病因

疼痛的评估

1

数字分级法(NRS)

轻度疼痛(1-3) 中度疼痛(4-6) 重度疼痛(7-10)

02

疼痛面容评分量表

03

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1) 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

(2) 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3) 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癌痛治疗原则

一文总结癌痛治疗要点

止痛药物分类

非甾体类药

常用于癌痛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等。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及使用持续时间相关。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2400mg/d,对乙酰氨基酚2000mg/d,塞来昔布400mg/d。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用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止痛效果,但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天花板效应”)。因此,如果需要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日用剂量已达到限制性用量时,应考虑更换为阿片类止痛药;如为联合用药,则只增加阿片类止痛药用药剂量。

阿片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疗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即释片,长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对于慢性癌痛治疗,推荐选择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长期维持用阿片类止痛药时,首选口服给药途径,有明确指征时可选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透皮吸收给药,必要时可自控镇痛给药。

阿片类药物剂量换算表

癌痛治疗中辅助用药

04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便秘

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参考文献

(1) 成人癌痛NCCN指南(2021年版)

(2) 癌性疼痛中医外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版)

(3)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4) 费勇, 姚明, 刘延青,等. 癌痛个体化精准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17):1281-1285.

(5) 孙来保, 刘松, 陈秉学. 晚期癌痛治疗进展[J].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6(3):186-18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