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联合国儿基会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叶挺 陈青冰)自2016年以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开展的“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项目”已帮助了中国数十万青少年。

该项目关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在全国11个省区市的14个县(区)试点,向430余所学校的50万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综合心理健康服务。

联合国儿基会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2021年10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名为“不愧是你”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倡导活动上,与会者参观由数所大学心理社团设置的展位。(受访者供图)

儿基会调查发现,与成年人相比,出于担心隐私泄露、缺乏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不了解心理健康服务渠道等原因,青少年往往不会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寻求帮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精神分裂症、双向抑郁等疾病,要有所重视。

通过向教师等群体提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包”,儿基会指导他们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服务包”融入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涵盖了青少年团体辅导活动、正念减压与注意力练习等,还构建了通过12320公共卫生热线和社交媒体进行线上心理健康宣传的服务体系。

该项目还在节假日举办青少年健康营地活动,帮助青少年学习管理情绪、缓解压力、处理与同伴和家长的关系,应对焦虑。截至目前,试点地区已开展了30多期营地活动,约1000名学生从中受益。

儿基会驻华代表芮心月介绍:“对心理健康这一问题的污名化阻碍了儿童青少年寻求治疗,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学习和发展。父母、教师和公众人物应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青少年能放心地谈论心理健康话题。”

重庆市北碚区是项目试点区之一。北碚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医生莫敏说:“多亏了这个项目,我掌握了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技巧。当青少年羞于表达时,我们需要主动走进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帮助。”

莫敏说,除了开展讲座和营地活动外,该中心还专门为青少年就医建立了绿色通道。

在重庆的另一个试点区渝北区,重庆市妇幼保健服务中心里,也有一个以青少年健康为主题的俱乐部,为青少年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供指导。

“该项目提供了先进的经验,我们结合自身的情况,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服务模式。”该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海燕说,“这五年来,我们开展青少年主题健康教育讲座100余场,开展青春期保健流动门诊进校园等活动200余场。”

“未来,我们将联合推进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视力、营养、心理和性与生殖健康等工作,探索出青少年保健综合服务模式。我们还将针对以留守儿童为主的重点群体,开发更合适的服务模式,确保重点人群的健康与发展。”张海燕说。(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