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皮"的价格,瓶子上二维码乱象应处理

"扫码有惊喜""扫码核价""扫码正品溯源"......今天,在各种商品的盒子上通常都有这样的扫码技巧。不过,记者发现,一些酒类产品在二维码上颇有"门道",不仅代码的价格是实际价格的几十倍,甚至价格也可以任意定制和修改。(北京日报10月22日)

通过代码可以查询商品的价格,其实不仅出现在瓶子上,各种商品如服装、鞋类、饰品等都贴在二维码上,可以查真伪,查价格,对消费者来说非常方便。不过,有的商家确实瞄准了这一点,在"代码"上的文章,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代码信息进行定制,将商品价格一扫而空,代码的价格甚至达到了实际价格的几十倍。

市场有需求,一方面,一些消费者认为送礼高价有面子,扫除了高价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虚荣心,商家因此在高价上设计代码,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提高商品的销售;厂家或商家只需花6600元换10万瓶酒就可以制作出二维码。

其实,这种商品上覆盖着两层皮的价格出售,吸引消费者的不是商品本身的质量、价格,而是上面可以扫出高价的二维码,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消费的初衷,还会导致商家像定制二维码那样歪歪扭扭的门, 而不是通过提高自身商品的质量来提高竞争力。扫出的价格可能是假的,那么查询二维码的真伪是否也存在欺诈的可能性?从长远来看,势必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最终将伤害消费者。

有律师表示,类似扫地价格是实际价格几十倍的情况,已经怀疑价格误导。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对各类商品的价格出现"两皮",二维码乱码管理,不仅对使用价格"双皮"厂家和商家加以限制,还要提供二维码定制服务营销行业规范,并出台统一标准。消费者也应该在正确的心态下,毕竟买商品,而不是商品上的二维码。希望商品上二维码扫地出门,真的是让消费者放心,担心二维码,而不是打乱市场秩序的"两皮"。(张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