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在中国和平的环境下,我们总会感叹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也许百年前的的英雄们听到现代人的欢声笑语,也会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在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里,没有一口饱饭,没有良好的教育,有的只是硝烟和炮火,而支撑他们的则只有“精忠报国”。

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到第10个年头了,距离日军全面侵华已经有4年的时间。敌人有飞机有坦克,而我方却只能靠着连鸟枪都装备不全的军队硬抗下一场场战斗。几乎每一次,大家都是以生死相搏,只希望以人数累积换下更多敌军的人头来。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自1938年正式成立起,国军第75军预备第4师已经驻扎在宜昌,鏖战到了第3年,他们是为了牵制日军部队,改变不利局势而生的。在战斗最开始,他们就给日军带去沉重的打击,但是如此出彩的表现,使得他们受到了日军的重要关注。

第75军预备第4师已经成为了日军眼中不得不拔除的钉子,他们放出了混淆视听的情报,使得当时人们对日军的企图做出了误判。接下来的奇袭也使得第4师反应不及,但是第4师很快振作了起来,抵抗住了敌人一轮又一轮强烈地进攻。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牺牲在战场上的不仅仅是战士,他们的总司令张自忠、第173师师长钟毅也先后为国捐躯。战士们扛了一夜又一夜,第4师师长傅正模顶了上来,走在了艰苦奋战的最前线。但是由于交通被日军封锁、生存条件极端恶劣,我方最终退守,1940年6月宜昌宣告沦陷。

在枣宜会战之后,为了阻止敌人进犯的步伐,第4师死守在了黄花乡。这里是从宜昌前往重庆的重要关口,一旦最后的防线被破,后果将不堪设想。1941年,第4师与日军展开了频繁的拉锯战。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伤员太多了,一开始伤员还能立即被救治,但是几天后后方也没了。”当时的日军为了能够取得胜利,违背了“不能伤害医护人员”的国际准则,已经丧失了人心。“我看到尸体一具具被抬到坑里。”一名叫易行锡老兵曾回忆道。

“一开始还能一人一个,后来实在太多,就只能十几人一个坑。”易行锡在当时才十五六岁的年纪,他那时候是个通讯兵,有时候会与师长傅正模同行。前线是什么情况,他不知道,但是后线的焦灼,他看在眼里:“有时候会看见师长一路抹眼泪。”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易行锡的前辈们告诉他,那是因为阵亡的将士太多,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时间一晃来到2010年9月,湖北宜昌市黄花乡南边村正在修高速公路,一场暴雨下来,冲开了已经松散的黄土,几十亩土地下面的白骨一具具显现了出来。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人们感到骇人,还以为这里是万骨坑,直到相关人员专门前来了解,大家才知道了真相。当年参加过抗战的年轻人,或是这个村子里的儿童已经成了老人,他们中有一些人留了下来,向人们传述了他们当年的亲眼所见。

湖北一场暴雨冲出公路下数千具白骨,村民老泪纵横:我知道他们身份!

当时73岁的村民秦德标就是其中一名见证人,他知道这些遗骸被挖了出来后,不由老泪纵横:“可惜了!”他还声称年幼的时候,他还曾看见过一些墓碑。根据秦德标的回忆,人们果然找到了残碑,根据上面的记载,大家才验证了国军第75军预备第4师的身份。

据统计,埋葬在这里的将士遗骸有3000多具,当地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遗骸搜集起来,转移到金鱼坪掩埋起来,并修葺了纪念碑。希望这些将士们能够安息,警钟长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