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爱新觉罗·玄烨

,想必大家对玄烨很熟悉了,玄烨是大清王朝中定居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在玄烨称帝之后将国号改为了“康熙”,在大清所有皇帝中小编认为康熙皇帝是最出色的一位帝王了,毕竟“康乾盛世”少不了康熙皇帝的功劳,也为雍正乾隆定下了盛世的基础,但是在康熙的一生中,他却念错了一水果名。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炎炎夏季,水果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一种消费品,夏日能吃上水果也是一种幸福的事情。其实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并不是所有人能吃上水果的,平民百姓无非只能吃到苹果这种水果,毕竟在我国苹果的产量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稀有水果只有皇室才能享受,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一种水果就是哈密瓜。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在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哈密瓜,哈密瓜的价格也十分亲民,我们都可以吃得起,但是在清朝时期只有皇室人员才能吃到哈密瓜。哈密瓜是如何引进的,其实在当时唯独只有新疆才能产出哈密瓜,当时哈密瓜的名字叫作甜瓜,就是因为甜才将此瓜名为甜瓜,那么康熙是如何把甜瓜叫作哈密瓜的呢。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这里就要从康熙三十七年说起了,当时清朝政府派人去新疆普查人口,当钦差大臣去了新疆之后哈密回王额贝都拉使用当地的甜瓜招待了钦差大臣,看到此瓜之后钦差大臣并不认识,但是当钦差大臣吃了以后及时称赞,因为在钦差大臣本地并没有如此甜的瓜。在钦差大臣回京时额贝都拉还特意给康熙皇帝带了两车。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在当时交通工具并不发达,要从新疆到北京需要两个月之久,长途颠簸钦差大臣最终回到了北京。在回到北京第一时间钦差大臣就急忙把甜瓜送到康熙面前品尝,毕竟此瓜已经颠簸了两个月之久。而康熙吃到的甜瓜已经是熟透的甜瓜,甜味反而更加可口,在吃到甜瓜之后康熙皇帝很是喜欢。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但是路途遥远,并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到了第二年的元旦,额贝都拉奉命参加了北京盛会,这次来到北京额贝都拉再次带来了甜瓜。看到甜瓜之后康熙命所有大臣一起品尝,朝中大臣吃到甜瓜之后也称赞此瓜的美味。于是康熙就问额贝都拉,这瓜到底叫什么名字,额贝都拉解释说道:此瓜过于香甜,我们当地人都叫它甜瓜。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康熙认为,如此好吃的瓜,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既然此瓜是哈密来的,就叫它哈密瓜。康熙的赐名让额贝都拉看到无解,因为额贝都拉每次送给康熙的甜瓜并非产自哈密,而是产自另一个县城,哈密也有此甜瓜,但是在甜味中哈密并非第一,康熙亲自赐名,额贝都拉也无法解释,要是让康熙知道了这是欺君之罪的。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就这样康熙叫错了水果名,要是康熙知道哈密瓜产地并非哈密肯定不会起哈密瓜这样的名字。可是君无戏言,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命令是无法改变的,要是随意改变自己说的话,那么如何能将国家治理好呢。所以康熙的口误也有了哈密瓜这一水果名,毕竟康熙是皇帝,人家起什么名字就叫什么名字,之后全国上下也都跟随康熙叫此瓜为哈密瓜。

康熙口误叫错甜瓜叫成哈密瓜,后人不但没改名,反而吃得欢喜

在清朝时期哈密瓜的产量并不是很大,毕竟只有新疆地区才有,由于新疆独特的气温才能长出香甜的哈密瓜,但是随着人们的喜爱,才大量引进哈麻瓜种植的技术。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中,因为我们出生之后就能接触到各种新鲜的食品和水果,但封建社会中哈密瓜其实也是一种奢侈品,平民百姓一生都无法吃到哈密瓜这样的水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