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1934年10月间,外公所在的红五军团13师,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结集,并听了总司令发布北上抗日的命令后,次日下午就开始出发,当时也没有人说这是长征,只是象平常的打仗一样。直到后来,他才知道,所有的这支队伍是后卫,前面的中央纵队已经前几天就出发了,他们后卫的任务,随时阻击国民党军的追击部队,掩护军委纵队安全前进。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今日瑞金叶坪红军广场

红五军团这支部队的班底是原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26路军,1931年起义后通过多次改编、扩红,军团长是董振堂,开始长征时,因为敌人不知道红军要去什么地方,所以,先头部队打的仗相对较少,但后面的追兵倒是很厉害,因此,长征时红五军团以顽强的阻击和悲壮的牺牲,为自己赢得了声誉,被人称为“铁流后卫”,就是后来人家写长征故事的时候,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外公说,一开始行动前进的时候,大家其实都知道这次不同以往在附近打仗,因为上面命令每一个人所带的东西都比较齐备,当然,也不知道要走这么远,大家猜测可能是要到湖南去,也就一二千里路,顶多紧急行军十天半个月就能到。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在战略转移的过程中,最麻烦的事情有三个第一是睡觉、第二是避雨天,第三是喝水。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先说睡觉,麻烦的是晚上能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睡觉,但根本没有什么营房,只能走到哪里算那里,叫做就地解决,因地制宜。老百姓有房子就借住一个晚上,有时在荒野皆宿营,当进入有村落的地区时,部队通常分住民房,不论如何疲劳仍要求指战员保证缸满院扫净,然后,叫当地的百姓借一点稻草,往地下一辅开。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还有喝水,因为一直行军,根本没有什么后勤保障,都是自带干粮和找水源,因此,喝水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再就是碰上下雨的天气,对红军的行军影响也非常大,就必须要佩带好遮挡风雨的雨具,否则一身淋湿,如果白天好几天一直不出太阳,身上又没有换的干衣服,那是非常容易生病的。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所以,外公说,在长征途中,蓑衣、水壶、斗笠是三件宝,你要是少了一件,你就根本没有办法度过难关。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一、蓑衣

外公那个时候看了电影告诉我,根本就不真实,那个时候的红军那象电影里的轻装上阵,大家只身上背一支枪,那是在平常离营地不远的地方打仗还差不多,长征的时候,每一名红军战士的身上都背的东西满满的。尤其不能缺少的是,大部分人要背上这蓑衣,真的有棉被的不是很多。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因为这蓑衣在长途行军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旦下雨,可以当雨具,晚上盖在身上当被子, 蓑衣用棕片制成。当年,老家编织蓑衣是一项技术活,编得不好,雨水就会渗透棕丝打湿衣服,编织好的蓑衣,是棕片排列好,然后用细棕丝绳一层层固定,里外都很平整结实,如同小鸟的羽翼那样顺畅。上半部的形状像城市里现在流行的披肩,整体像一只放飞的风筝。蓑衣编织好还要在外表刷一层桐油防腐,蓑衣披在身上,防雨、御寒、透气,停雨时可铺在地上当坐垫休息。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这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在老家,蓑衣仍是主要防雨工具。尤其是插秧季节,也是南方的多雨季节,春雨绵绵,男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犁田耕地,运送秧苗;女人身披蓑衣弯腰扯秧插田,这种带有原始韵味的耕种方式,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写这蓑衣。这红军长征时又当雨具又当裤子的蓑衣发挥了巨大作用。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二、斗笠

斗笠和蓑衣的搭配,行军时斗笠遮阳避雨,蓑衣挡风保暖,睡觉时斗笠当枕头,蓑衣当被子,帮助了红军顺利地征服了雪山草地。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当年红军长征时,这斗笠是重要的军用物资,我们看《红色娘子军》电影时的那首歌就知道,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的嘹亮歌声,红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那时的革命根据地,群众为了支援红军,不但参军参战,还利用本地毛竹多、善编织的优势,编织了大量的斗笠送给战士们,并在斗笠上贴上了一颗红五星,表达人民群众对红军的热烈拥护,为革命之火燎原立下了功劳。从此以后斗笠也逐渐变成了红军的“军帽”。结实耐用,方便行军,是每位红军必带的一个装备。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三、水壶

红军漫漫长征路上,长途行军, 饮水是一大难题,在南方地区的的地方有河好一点,就在河里弄水喝,一旦长期在山区或者其它地方,有的河道迂回曲折,水流滞缓,淤积成大片沼泽,水非常浑浊,尤其是先头大部队已经过去,把水源弄得很脏,有的地方的水可能还有毒,如果喝了这些水,轻者生病,重者有致命危险;如果伤口沾上毒水,就会红肿溃烂。所以,随身带水壶,要在天下雨时,他拿水壶接上雨水积存起来,接一壶雨水可以用上几天。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要是没有水壶的,至少也得有一个铁皮碗,到了一个地方可以盛水喝,否则就只有用手捧一把或直接扑头下去河里喝水了。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所以,我小的时候,外公只要一有空,就会跟我说,蓑衣、斗笠和水壶,是他长征途中的三件宝,一件都不能少,少一件就根本过不了。

红军长征时如何睡觉避雨和喝水,外公说,必备三件宝,一样不能少

的确,那个时候他作为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又要赶路,又要打仗、还得对付自然灾害,确实是非常不容易。外公说的三件宝,红军长征途中物资匮乏,被装物资供给紧张,被装更是难以保障,面对恶劣的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每每听着这个,至今时隔几十年过去,想起就会肃然起敬,泪水在眼眶直打转。感慨万端地想:我们老一辈先烈真的不容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