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快马加鞭未下鞍

快马加鞭未下鞍

题图:李可染《长征》

这又不是在写人,而是在写人的心理。这不是写山在翻江倒海。这是写毛泽东的心里在翻江倒海。这是写毛泽东心潮澎湃,心潮逐浪高。这不是写山在万马战犹酣。这是在写毛泽东的脑海中有万马在战犹酣。这是在写毛泽东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这是在写毛泽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跨马加鞭未下鞍

文 | 奚仁德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快马加鞭未下鞍

词谱

十六字令

平(韵)。中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十六字,故名“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单调。

“离天三尺三”因引用民谣而拗。“天欲堕”的“欲”字,是以入声作平声。宋词中以入声作平声用的很常见,如张先《踏莎行》:“密意欲传”,“欲”即作平声。

01

此十六字令三首,虽为三首,但同调,同题,同韵,是为联章体。

联章体,指以并列的方式,扩张内容的诗歌体式。通俗说,就是以两首及以上,或一组词,写同一件相关的事。它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于宋代。

宋词联章体,共有普通联章、鼓子词、转踏、大曲、法曲等五种。普通联章,又有同调次韵、同调异韵、同题异调等类型。毛泽东此词,是同题——山,同调——十六字令,次韵——《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

联章词,突破了篇幅、字数的限制,为扩充内容,丰富内涵,施展技巧,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宋代联章词,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联章词的创作经验,又在宋代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得到长足的进展。最著名的示例,就是无名氏的《九张机》。此词出于《乐府雅词》。《乐府雅词》一书,编定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是宋代人选编宋词传世的最早的一部词总集。此书所选,均为宋代词人。始于欧阳修,终于李清照。而无名氏的《九张机》为别处所未见。它,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反映了它在北宋及南宋初期已广泛流传。这九首词,每首格律全同,每首开头,分别用“一张机”“两张机”……来演唱下去。不能分割,每一首,相当于歌曲中的一章,因此称“联章体”。其它的联章体还有:《十二月》《五更》《岳阳十景》《报花名》《香连串》《四哥揽长工》《挂红灯》《五哥放羊》《十对花》等等。

快马加鞭未下鞍

02

这三首小令,标明的总的写作时间是“1934年到1935年”

能不能推测每一首的具体写作时间呢?

我认为,时隔多年,毛泽东自己已经记不清确切的时间了。我们就更无法确定它们的具体、确切的时间了。三首词,虽然是在长征途中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陆续吟哦而成的,但是,从立意和定稿看,是一个着意谋篇的整体,没有必要分开标明具体的写作时间。

在《毛泽东诗词》三十九首本中,《十六字令三首》排列在《娄山关》之后,《长征》之前。《娄山关》写于一九三五年二月。《长征》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那么,由此推测,《十六字令三首》应该大约写成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到一九三五年十月。更确切一点,在一九三五年十月,或之前一点。从诗意看,写的是长征即将胜利时的豪情。它应该是《长征》诗的序言篇,说大一点,是姊妹篇。如果说,《长征》诗是长征的总结诗,那么,《十六字令三首》就是长征的小结诗。先小结,后总结。

而且,毛泽东的长征诗《长征》《昆仑》《六盘山》都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

长征是古今中外闻名的大事,怎能不有所记载。自己又是亲身经历者,指挥者,又是诗人,怎能不以诗的形式来记载它呢?1935年十月,长征胜利,或即将胜利,毛泽东有时间,有心情写诗了,这是他的诗词爆发期。于是就集中写了几首,其中就包括《十六字令三首》。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这三首小令,都是纯粹写景的,没有明显的时代背景,不影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或理解,知道这个大概时间就够了,没有必要去“考古”了。

快马加鞭未下鞍

■ 长征五岭之越城岭

03

既然对每一首词的写作时间没有任何必要考究。那么,同样,对每一首词写的是哪一座山,或者说,三首词是写的三座山,还是一座山,也没有任何必要去考究了。

任何推测,终究都是推测,都不能作为根据。而且,根据毛泽东关于文艺作品必须典型化的论述,把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题材同具体的素材等同起来,是错误的。文艺作品,不是真人真事的复制品,它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

我认为,这一组词,从不同侧面所歌咏的山,不应该看作仅仅是专指某时某地某山,应该理解为长征途中,毛泽东所见所闻,所经历过的,所征服过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山的艺术概括。

写诗不能落实,解诗也不可拘泥。在象征意义的阐述上,不要讲得太死,要力求活脱一点。

这三首小令,都用“山”字开头,不仅在三首之间有组合作用,而且实际上兼代词题,标明歌咏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首词,处处是写山,又处处是赞人,不粘不联,妙语双关,淋漓尽致,又耐人寻味。从字面上看,纯粹是写山,从目的和最后的艺术效果看,却到底是写人。事实上,山的形象和人的形象,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而浑然莫辩了。山不好具体落实,人也不可具体落实。这人,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甚至可以说,这人是抽象的,是精神的。因为,这山,也是抽象的,精神的。

快马加鞭未下鞍

■ 长征五岭之都庞岭

04

十六字令,是现存的八百多种词牌中,除《巴渝谣》外,篇幅是最短的。由于字数过少,容量有限,很难表现巨大的历史题材和抒发豪迈的激情。词史上,仅有的若干首,都是内容贫乏,思想无足取,意境狭小的作品。

而毛泽东的这三首词,却能纳须弥于芥子之中,用小词写出史诗的气派,以夸张、博喻和象征的手法,以极精警的语言,给万里长征树起了万古不朽的诗的纪念碑,给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们塑造了足踏千峰,昂首天外,永远令人景仰的英雄形象!

诗是精炼文学。毛泽东这三首词,虽然名为十六字令,但是,如果把首字“山”,移出去,作为词题。其实,每首只有十五个字。十五个字,只相当于七言诗的两句。就算是楹联,也算不上是长联。

山,是长征途中,经常遇到的自然险阻。诸如:五岭山脉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娄山、乌蒙山、四川的小相岭、猛虎岗、大相岭、横断山脉的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拖罗岗、岷山、六盘山,等等。

山,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常客。毛泽东前期的诗词中,几乎是无山不诗词。有一首诗写一座山的,有一首诗写几座山的,但那都不是专门写山的。而这三首词却是专门写山的,而且是联在一起写的。这是毛泽东写山诗词的集中体现和特出表现,可以说是写山诗的集大成者。

毛泽东诗词的写作对象很多。而写得最多,最好的,就是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 长征五岭之大庾岭

05

未:未曾,没有。下鞍:下马。惊:惊讶,惊喜。也可以理解为猛然。回首:回头。惊回首:因惊讶于山高而回头看山,因回头看山无比高险而惊喜自豪。也可以理解为猛然回首。离天三尺三:极力形容山之高。“三尺三”非实数。《三秦记民谣》:“孤云雨角,去天一握。”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

这首词,引用了一首民谣。民谣对山的高大险阻,作了夸张的描写:“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它表现了人对山的无能为力,它以人的屈从,来反衬山的高大。毛泽东的这首词,却用山的高大,来反衬人的伟大。

红军在高山面前,既不是下鞍,牵马,低头而过,也不是伏鞍,缓步,踉跄而行,更不是如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写的那样:“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鹰坐长叹。”,而是恰恰相反,山再高,没有红军的壮志高。他们扬鞭催马,一跃而过。他们气吞山岳,履险如夷,无高不可攀,无险不可越。正如毛泽东所说:“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说的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

“快马加鞭未下鞍”这个豪迈的诗句,充分表现了红军那种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表现了红军飞越关山,冲破重围,彻底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大围剿,奔赴抗日前线的急切心情。

开篇以独词铸句,劈头一个“山”字,给人以“山从人面起”,高山扑面而来的感觉,起势非凡。接着,又是一个出人意料的七字句:“快马加鞭未下鞍”。

最后两句,则更加使人惊叹不已,乃至拍案叫绝:“惊回首”。紧接着,“未下鞍”,写的不是下马休息,在静中观看。因为,那样看,和那样写,就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了。它写的是,人骑在马上,马未停蹄,人未下鞍,猛然回头一看,高与天接的山峰,已经在自己的脚下低了头。这才把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征服以后的自豪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种引人入胜的写法,创造了极其奇警的意境,塑造了红军将士可钦可敬的英雄形象。

我为什么把“惊”理解为“猛然”呢?

这就要理解,这是写上山,还是写下山。我认为,应该是写上山,到了山顶,猛然回头一看。是从上往下看。这是一般爬山,或登山,达到山顶时的一种自然举动。

如果把“惊”理解为“惊讶”或“惊喜”,“惊回首”就要改成“回首惊”。即回首看了,感到惊讶,惊喜。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意境太淡薄了。跟上面的“快马加鞭未下鞍”也显得不协调,不一致,不和谐,不一脉相承。

只有猛然回首,才显得快马加鞭未下鞍。只有快马加鞭未下鞍,一下子冲上山顶,才会猛然回首。

言在意外,意在诗外。我们读诗,要深入浅出,要读出诗外去,不要纠缠在诗内,而不能自拔。

快马加鞭未下鞍

■ 长征五岭之骑田岭

倒海翻江:即成语“翻江倒海”。卷巨澜:卷起巨大的波澜。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连山若波涛。”奔腾:奔驰腾跃。急:紧急,急速。韩愈《南山》:“或决若马骤”。万马:许多马。这里的“马”,不是上首“快马”的“马”。这里的“马”是比喻的“马”,是“山”。“万马”,就是许多山。犹:还,正。酣:酣畅,痛快。原意是饮酒半醉,引申为尽兴,激烈。战犹酣:战斗正打得激烈。

这首词,用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把山写活了。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表现主题,写山。

毛泽东化静为动,把山写活了的诗句还有:“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都是大手笔呀!这都是千古绝唱呀!

在到达山顶后的一瞬间,猛然回首,向下看,感觉是,离天三尺三。那是纵看。

然后,是横看,向远方看,极目远眺,向四周看,环顾四周。无需惊,不回首,轻松看,放松看,慢慢看,细细看。

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倒海翻江”的山,看到的是“万马战犹酣”的山。看到的是像海的山,看到的是像江的山,看到的是像马的山。看到的不是静止的山,看到的是翻倒的山,看到的是奔腾的山,看到的是战犹酣的山。

这是真的吗?这不是真的。这不是自然界里的真的。但,这又是真的。是艺术的真实性,是诗的真实性。这就是浪漫诗。这就是豪放词。这就是艺术,这就是诗。

其实,这看似在写山,又不是在写山,这是在写人,在写共产党人的革命,在写红军的长征。“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这是他们闹革命,进行长征的写照。

其实,这又不是在写人,而是在写人的心理。这不是写山在翻江倒海。这是写毛泽东的心里在翻江倒海。这是写毛泽东心潮澎湃,心潮逐浪高。这不是写山在万马战犹酣。这是在写毛泽东的脑海中有万马在战犹酣。这是在写毛泽东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这是在写毛泽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我又读出诗外去了。

快马加鞭未下鞍

■ 长征五岭之萌渚岭

青天:神话传说中,天是用青颛砌成的,故称天为青天。锷:刀尖,剑锋。未残:没有残损,依旧完整无缺,锋利无比。堕:坠落,掉下来。天欲堕:天要塌下来。赖:依赖,依靠,凭借。以:用来。赖以:赖以之的省略。拄:支撑,动词。其间:天地之间。

这首词,也用了两个新奇而贴切的比喻。

“刺破青天锷未残”,把山比喻刺破青天的利剑,写出山的尖锐。“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把山比喻顶天立地的巨柱,擎天柱。天塌下,撑得起,世披靡,扶之直。

前两首,都是从正面写山的。这一首,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山的。写了山的对立面——天。

天是什么呢?或者说,是谁的天呢?

这天,是国民党的天,是蒋介石的天,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天,是旧中国的天。

这山呢?

这山是共产党,这山是红军,这山是毛泽东,这山是快马,这山是利剑,这山是擎天柱。这山快马加鞭,这山倒海翻江,这山刺破青天。

刺破青天,跟撞倒不周山,是同一种革命精神!刺破青天,与其说是在写山,不如说是在言志。

快马加鞭未下鞍

■ 长征途径之老山界

06

这三首词,可以说是写了一座山,也可以说是写了三座山,也可以说是写了无数的山。

它,既写了有形的山,更写了无形的山。

它,既写了自然的山,更写了社会的山。

今天,我们学习这三首词,在新的征途上要有“快马加鞭”的精神,要有“倒海翻江”的气势,要有“刺破青天”的锐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