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1

“乌石山,一名麟山,又名麒麟山,俗名东岩山。自太平山分脉而过。明洪武初辟城,踞山之半,始在城内,上有东岩寺。山麓多荔枝树。宋志载,莆田荔支为天下第一,乌石荔支又为莆田第一。宋郑伯玉、陈琪芳、方孝定皆居近此。雅有诗名,时人汇其诗为一集,号‘乌山三贤’。明布衣林兆恩有祠。其下为郡丞林云采留云阁,御史林铭儿枕烟阁,东山草堂。”

——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舆地志之山川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岩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是莆田市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景区。自唐代妙应禅师云游至此,纵观整个兴化府城的城市刍形,留下了千古传颂的预言。东岩山开启了一条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历史文化景观,成为全体莆田人共同的家国记忆。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山晓旭是莆田“二十四景”之首景。清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林尧华,东岩山下前埭人,登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榜进士三甲第六十名进士,历任江西饶阳知县、北城兵马司指挥、户部主事、充山东乡试考官。康熙二十一年(1622年)擢任河南提学、正四品,为燕台十才子之一,著有《澹亭诗录》、《澹亭偶存》、《克复讲章》等,《全闽诗录》收录其诗九首。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遍游莆田县各地,最终确定了“莆田二十四景”。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山晓旭,东岩石海拔只有69米,早日登高屹立在东岩石顶上,遥望东方,可以看到一轮初日在东海冉冉升起,霞光万丈,气象万千,整个莆田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故称“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山晓旭,是荔城人一种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城市精神,也是全体莆田人共同的敢拼敢赢的精神财富。

2

唐朝一代高僧妙应禅师:“乌石山前,官帽绵绵”,一语成谶。乌石山与莆田县、兴化府城具有密切的人文关系,贡生、举人、进士自唐代起,络绎不绝,走向庙堂朝野的仕官数以万计。兴化府古城区产生过684个进士,984个举人,4个状元黄仁颖、黄公度、陈文龙、林环。荔城区面积只有268平方公里,产生千人进士、千个举人、千人贡生。荔城是中国古代进士密度最高的一个行政区,也是中国古代举人密度最高的一个行政区,也是中国古代贡生密度最高的一个行政区。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兴化府城,这个古代中国进士密度最高的一个府城,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里,出现数十个科甲绵延的家族。每一个姓氏家族少则数十人,多则达百余人,其荐明经中举人擢进士的狂潮,令人惊叹不已。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乌石山下之林氏、郑氏、黄氏、李氏、方氏、陈氏、宋氏皆是名动天下的名门望族。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后埭之草舍里方氏,乃方氏入莆始祖方廷范之裔孙,自宋咸平三年(1000年),方仪、方慎言登陈光咨榜进士起,至宋开庆元年(1259年)方辰孙登周震炎榜进士。宋一朝二百六十年,方氏一族共有132人中进士。南宋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刘克庄:“合天下方氏之进士不及兴化一方”。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前埭双池宋氏,乃宋氏入莆始祖宋骈定居前埭双池。自宋天圣五年(1024年)宋堂登王尧臣榜进士始,也有三十多人中进士,是闻名八闽的书香门第,北宋著名农学家、诗人、书法家蔡襄为宋氏宗祠留下了一副流传千古的楹联:“梅花学士赋,荔子状元编”。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前埭九牧林氏,乃唐中期引领科举狂潮的明经和进士林藻林等九兄弟的家族。林藻之五世孙林永迁居前埭,又开始刮起了滔滔不绝的进士潮。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林徽登蔡齐榜进士至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林炳麟登钱棨榜进士。九牧林氏共有284人中进士,莆林一姓共有432人中进士,甲于闽郡各姓氏。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兴化府城之前埭,东里巷黄氏一族更是古代莆田科甲世第,一族共有72个进士、近百个举人贡生。唐代著名诗人黄滔乃东里黄始祖,他一生创作数以千计的诗歌,著有《黄御史集》,有306首诗歌入选《全唐诗》,被誉为“闽中文章始祖”。黄滔的孙子黄仁颖,登梁开平(927年)黄仁颖榜进士第一人即状元。黄仁颖之曾孙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散文运动“八大家之一”。黄滔的八世孙黄公度,登宋绍兴八年(1138年)黄公度榜第一人,即状元,也是南宋著名诗人。黄公度八世孙黄仲昭,是明代著名历史学家,编纂了福建历史上第一部史志《八闽通志》。

3

东岩山,是莆田的文化之山,是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岩山,是千年莆田人的故山,是千年兴化府城人的家山。她是故乡莆田的地理象征,她是千年荔城的文化脐带,也是“海滨邹鲁”的文化图腾。东岩山上的每一棵树都有灿烂莆田的文化符号,东岩山上的每一幢建筑群都有千年莆田人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记忆。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岩山上有一棵千年古樟,系东晋时种植,距今有1700年,是中国东南沿海的第一樟,也是东岩山的镇山之宝。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岩教寺,乌石山上,初创于唐末,宋淳化元年(990年)筑建。是兴化城中的重要寺院,乃莆九牧林永倡建。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莆进士出身的朝奉郎林伸、李璋、黄三十一娘倡建了报恩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堂东偏祀檀樾主、博士林永墓祠在焉”。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明代的莆田,学子们又掀起疯狂的进士潮,其中不乏优秀的人物,林富就是其中的一个。林富乃东岩山下的赤柱巷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登康海榜三甲第一百九十六名进士,嘉靖元年(1522年)升任广西右参政。升浙江按察使。嘉靖二年(1523年)升广东右布政使。嘉靖八年(1529年),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王守仁巡抚两个地方提督军务。在东岩山上创建东山樵舍。东山樵舍,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所撰写。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慈善家林兆恩在东山樵舍开讲“三一教”学说,正式创建和传播“三一教”文化,林兆恩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在莆田遭受长达二十年倭祸之时,他毁家纾难,率领三一教门人与倭寇进行殊死的斗争。明万历 三十六 年(1608年),三一教门人改东山樵舍为麟山祖祠。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东岩山麓的金刚岩,其寺门额上的“金刚旧刹”,乃清代著名文人、书法家俞荔所题。寺院古朴、幽静、庄严,也是一方净土。

4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莆田市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保存着十多条街巷、里弄等古城重要的文化脉胳和城市肌理,是兴化府古城重要的城市骨架。数十座明清官宅府等是兴化府作为“文献名邦”的实物见证,也是莆田历史名人的生命场景和众多莆阳书香门第的文化血脉。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气势恢宏的古谯楼,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为福建唯一保存完好的城楼。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作为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朝廷朔望行香的官祭妈祖庙,文峰天后宫所奉祀的妈祖神像已有865年。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由城东玉湖顺济庙迁居于此,也有667年时间。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庙前街的陈言故居,距今已有500年。北侧的大宗伯第,以四进三座七开间宽的院落,气势恢宏地成为兴化府古城的文化地标,是研究明代官宅府第的重要标本。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明代的彭公祠、中宪第、太仆寺卿第、崇功祠、陈元藻故居。清代的彭鹏故居、游氏府第、郭尚先故居、关氏故居、金紫林氏府第、林扬祖故居,这些古代官宅府第,都是兴化府古城鲜活的文化生态,是历史文化名城流淌的血液,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生生不息的灵魂。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千年兴化府城的文化图腾——致敬东山晓旭

2018年5月,莆田市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设计保护修复工作。2020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了莆田市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3月,莆田市启动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期修复工程。2022年2月,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将以古朴而又壮丽的形象开放。一座古色古香、生机盎然的历史文化街区将呈现在莆田大地之上。

撰稿:林春荣摄影:林奕贤、林征宇、周桂珍、朱崇飞、郑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