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作者 | 苏墨

主播 | 樊登读书 · 安东尼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最近看过一句话,深有感触: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不停给人讲道理。

成年人应该记住: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浪费口舌。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就给自己立过一个“三戒”的规矩,即“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即少说话、少发脾气、少点欲望,值得我们学习和警醒自己。

而,戒多言,位于三戒之首。

越是智慧的人,懂得位置不同,多说无益;认知不同,浪费口舌;三观不合,对牛弹琴。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生活里,我们评判一件事情,通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惯性思维。

殊不知,位置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

所以,你的信口开河、不假思索常常有失公允,甚至成为伤人的箭。

有句话说得好,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前一段时间,同事夏在办公室里,炫耀自己老公带孩子很成功,说到兴奋处,拍着身边的周姐说:

“看吧,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亲,爸爸带的孩子格外优秀!”

当时我们看见周姐的脸色接着就变了,我们都知道,周姐离婚了,一个人带孩子。

虽然小夏是无心之语,但由于每个人处境不同,听到周姐的耳朵里,就成了一种讽刺、一种伤害。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

在老板面前埋怨工作苦,在婆婆面前埋怨老公,在有钱人面前说太贵,在穷人面前说太便宜......你永远得不到共鸣。

因为每个人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也自然不会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话说多了,只会让人生厌。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前段时间,看过一句特别有趣的话:

开车的时候,我最讨厌加塞和不让我加塞的人。

是不是很搞笑,当你被加塞的时候,你不喜欢,而当你加塞别人的时候,你又不希望被拒。

不同位置,人们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所以,不同位置,少言为贵。

少言,是一种修养,是对别人生活的尊重。

每个人立场不同,何必强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就好。

央视名嘴,白岩松就曾经说过: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教养。

少言,更是一种智慧,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

正如曾国藩说的,古来凶德致败者,皆多言,群处守嘴,才是一种大智慧。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社交中,人最容易犯的愚蠢行为是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是:认知不同,还据理力争。

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的经历、背景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自然会不同;

所以有些事,你再怎么解释,再怎么争辩,别人也无法理解,最终也只是浪费唇舌,甚至自找没趣。

看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秀才和一个老农,起了争论,差点扭打起来,后来到衙门让县太爷断个公正。

为了什么事呢?

原来,他们争论的是,三七到底多少?

农民说,三七二十八。

秀才说,三七二十一。

结果谁也说不过谁,谁也不能服谁。为此,请县太爷为他们评理,

县太爷听了,结果,却下令:老农回家,秀才领二十大板。

秀才很愤怒,大为不解。

县太爷回道:“你堂堂一秀才,却和一白丁计较,该打!”

故事很搞笑,寓意却很深刻。

所谓“宁与同好论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对于认知不同的人,死磕就是愚蠢,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还徒劳无功,甚至惹祸上身。

《道德经》中有言曰: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从不与人争辩,那些能言善辩的人,反而不一定厉害。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不争,是一种智慧。

因为懂得认知不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理解是不同的,与其争论,徒劳唇舌,何必,不如释然。

正如林肯说的,与认知不同的人,能赢得争辩的方式,就是不争辩。

不争,是一种格局。

这个世界,注定大家不可能在一个层次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

包容理解这种现象,强求为难的最终是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是智慧之道。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有句俗话说得好,有话说与知人,有饭赠与饥人。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争不辨;三观不同,浪费口舌。

少言,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位置评价别人。

不辩,是一种通透,一种格局,永远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

放大自己的格局,不轻易评价别人,不试图总是说服别人。

坚持自己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

人生最舒服的状态是:和志趣相投的人,彻夜长谈,话不投机,一笑了之。

点个「在看」,唯愿你我,所遇皆温暖,所得皆所期,余生坦然,恬趣人生。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落叶知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