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发生了什么?立即开炮!战场瞬间变成火海

停战协定签署后会发生什么?

一般人认为,双方会立即停止交火,握手言和。事实上刚好相反,签字之后,双方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最大程度地展现了自己的火力,恨不得把对方的阵地打烂。

很多普通士兵的生命,消逝在停战协定签署之后。

对个体来说,这无疑是悲剧,他们本可以活下来的。

1951年7月10日,在朝鲜开城一个叫“来凤庄”的地方,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正式开始。

来凤庄位于开城西北,是一个私家庭院,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朝鲜特色。庭院内种植了古松、垂柳等景观植物,在战乱年代,这里可算得上是一处世外桃源。

“来凤”两个字,很有中国味儿。

《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建成,贾政一边带人游览,一边向大家征集匾额和对联的题词。在某处园林,贾宝玉觉得题写“有凤来仪”四字挺好,不过照例被他老爸批评了一通。后来,元春赐名“潇湘馆”,后来成为我们熟知的林黛玉的居所。

话说在“来凤庄”的谈判并没有持续多久。

三个多月后,谈判地点迁至“板门店”。大名鼎鼎的“板门店”才是同学们熟悉的地名,因为小时候的历史课本上写的是这个地名,这里是《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地方。

朝鲜停战谈判持续了整整两年多,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代表正式签字。

停战协定规定:签字以后12小时正式生效。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发生了什么?立即开炮!战场瞬间变成火海

正是这12个小时,成为双方兵戎相见的最后时光,也成为在此期间双方阵亡人员的终生遗憾——他们没能亲眼看到战争的结束。

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攻击,志愿军方面在最后的谈判期间进行了全面的战斗准备,各种大炮、手榴弹、步枪、机枪都“箭在弦上、引弓待发”。

这是双方战斗意志的最后比拼。或许彼此都积累了太多的仇恨,或许是双方谁都不愿意服输,或许是担心对方不遵守停战协议,这最后一战打得昏天暗地。

一时间,敌人的各种飞机大炮把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在我军阵地上。我军前沿阵地的各种轻重武器也全部向敌人发射。朝鲜半岛地动山摇。

双方最后12个小时的战斗空前猛烈。如果不是事先得知谈判协定已经签署,这种场景会让人以为一场新的大规模战役拉开了帷幕——事实上,战争即将结束。

双方都在向对方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当天晚上10点,停战协定生效的时间到了,战场上突然之间一片沉寂。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发生了什么?立即开炮!战场瞬间变成火海

朝鲜战争结束了,我军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一路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这里是他们发起侵略的地方,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敌人自此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管是我军,还是敌军,都有很多人死在停战协定签字至生效的12个小时中。

士兵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和平的珍贵。

停战协议签署,至正式停战,中间一般会有一个缓冲时间,这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时候,同样有很多年轻的生命在最后一天陨落,同样也是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后。

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在6小时之前,协约国和德国达成停战协议,约定协议签署6小时后生效。

据历史学家统计,11月11日当天,一战参战各国伤亡、失踪的总人数为10900人。

其中就包括以下三位:

特雷比雄,40岁,法国最后一位死于一战的人。停战前10分钟,他跑去告诉战友们停战后聚餐的时间地点,结果遭枪击死亡。

这位参加过一战历史上最残酷战役并存活下来的人倒在了最后一天。在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中,他都奇迹般地挺过来了。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发生了什么?立即开炮!战场瞬间变成火海

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战停战百年纪念仪式”上讲话时,提到了特雷比雄的名字。

乔治·劳伦斯·普赖斯,25岁,加拿大最后一位死于一战的人。停战前两分钟,他被一名德国狙击手击毙。

当时,普赖斯正参与收复比利时西南部城市蒙斯的行动。蒙斯市中心的居民拿出藏了多年的葡萄酒和威士忌——这是为数不多的在战乱中被幸运保存下来的物质。

正当他们要举杯同庆和平的到来时,枪响了,普赖斯应声倒地。

亨利·冈瑟,23岁,美国最后一位死于一战的人。停战前一分钟,被德国机枪打死。

在法国东北部的某处山坡,冈瑟和战友们在行走途中遇到一个德国机枪掩体。德国人先是鸣枪警告,但冈瑟不为所动,继续往前走,结果被击毙。

冈瑟的死亡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10点59分,离停战协议的生效还有最后一分钟。

这些普通士兵或许只是缺少点运气,他们已经坚持到了胜利的一天,却没能活下来。

死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成为一个无比沉重而悲伤的话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