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幽默哪家强?章太炎自负,郭沫若机智,史量才有骨气

民国幽默哪家强?章太炎自负,郭沫若机智,史量才有骨气

01

史量才曾言,“国有国格,报有报格,有人人格”,他认为“报纸是民众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

有一次,蒋介石找史量才谈话。

蒋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一百万兵!”

史冷了地回答:“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

这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一次对话。

1934年11月13日下午,沪杭道上,史量才遭暗杀,终年54岁。

02

【史海遗珠】孙传芳是北洋军阀时期的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当时孙中山首倡,袁世凯发扬光大,都说要当人民公仆。孙传芳看了报纸几乎笑破肚皮。他说那些争当人民公仆的其实都是骗子,他要当就当人民的父母,不当人民的公仆。因为当仆人的没一个好东西,不是拐骗主人的小老婆就是偷主人的钱财,而天下当父母的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

大家对此有何感想?

03

与纽伦堡审判相比,东京审判的一项创新在于,将主要责任人的消极不作为举动一并纳入了定罪和量刑的考察范围。这是因为在中国南京、菲律宾马尼拉等地发生的大规模屠杀和劫掠中,日军最高指挥官并未明确发布带有“处决”字样的命令,从表面上看与德国对待犹太人的屠杀不甚相同。但法庭认为,当屠戮和虐待战俘乃至平民的行为已经普遍出现,且领军指挥官对此明确知晓时,若其未能做出有效地阻止举动,则可视为默许或纵容,同样应该承担责任。

民国幽默哪家强?章太炎自负,郭沫若机智,史量才有骨气

04

1945年在重庆的一次聚会上,郭沫若经人介绍认识了廖冰兄。廖冰兄告诉他,因为其妹叫廖冰,所以他就叫廖冰兄。

郭沫若作出

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我知道了,那邵力子的父亲一定是邵力,郁达夫的妻子就是郁达了!”

05

在是否应该追求裕仁天皇的战争罪时,麦克阿瑟经过深思熟虑后,给杜鲁门总统写信说:“起诉天皇无疑会在日本国民中引起巨大的骚乱,其影响不容低估。天皇是日本人保持团结的象征物,推倒了天皇,日本必将瓦解。到时我们不得不在此驻扎一支100万人的大军,无限期地为维持安定而烦恼。”

06

九一八事变前,本庄繁给当时的日本陆相南次郎写了一封信,信中对侵略中国东北对日本的重要作了阐释:“熟察帝国存在及充实一等国地位,势非乘此世界金融凋落、苏联五年计划未成、支那统一未达之机,确实占领我30年经营之满蒙……则我帝国之基,即能现固于当今之世界。”

07

1945年12月15日,近卫文麿在宅邸服用氰化钾自杀身亡。他在遗书中写道:“在日华事变以来犯下了许多政治错误并深感负有责任,但被当作所谓战犯在美国法庭上被审判对我而言是无法忍受的。”

08

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曾说:“有些时候,我们要有勇气去做点非凡的事情——就像从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

09

据《鹤林玉露》记载,北宋权臣蔡京生活非常奢侈。他被抄家后,他府中的一个小妾流落京城,被一个士大夫给买了。士大夫问小妾:“你在蔡京府上是做什么的?”女子回答说:“我是蔡太师府上包子房里的人。”士大夫便令她做包子。她回答说不会做。士大夫不解地问:“既是包子房里的人,为何不会做包子?”女子回答说:“妾乃包子厨中镂葱丝者也!”连做包子用的葱丝都有专人镂刻,可见分工之细密。这包子做得真是讲究到极致了。由此可见蔡京的生活有多奢侈。

10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开设“两湖学堂”,课程既有论语、周礼、尚书,也有数学、地理、测量、化学及体操等科目。学生的待遇尤其优厚,每人宿舍有两间,一间书房,一间卧室;每月可以领膏火银四两,每月考试时,成绩列“超等”的,可以得到奖金十二元,连“平等”的也能得到八元奖金。学生张知本回忆“当时米一石只售数百文钱,故学生生活极为优裕,甚至可以赡养家眷”。而考试的计分体系最为独特,以四分为最高,因为张之洞认同宋代学者邵雍对司马光“君实九分人也”的评价,认为学生能够达到司马光的一半,“即足为当代佳士”了。

11

很多人知道约翰·托尔金是通过其小说《魔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写小说只是他的副业,偶尔为之。他的主业是语言学教授,从小便是学霸。他母亲从小教他英、法、拉丁、希腊四种语言,中学时代托尔金是学校辩论队的顶梁柱,他还可以用地道的希腊口音表演古希腊戏剧。上大学后,托尔金深入研究古英语、芬兰语、冰岛语、中古威尔士语,他所著的《中古英语词汇》是语言学的重要作品。1918年他参与编写《牛津英语词典》,接触了英国及北欧的各种神话和民间故事。2年后,托尔金当上利兹大学的英语高级讲师,1925年回到牛津工作,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当时他才32岁。

民国幽默哪家强?章太炎自负,郭沫若机智,史量才有骨气

12

章太炎出生于中医之家,据《余杭县志》记载,章家三世皆知医,并都曾悬壸乡众,行医救人。在此影响下,章太炎在儿时就埋下了对中医的钟情与志趣。他耳濡目染于先生俞樾,遍涉医典,也是得益良多。晚年更是投入大量精力在医学研究领域。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

他答:“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13

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多篇小说发表后,一时洛阳纸贵,胡兰成写了一篇《论张爱玲》,大赞其“贵族的血液”。这种招摇引来当时另一名女作家潘柳黛的嫉恨,她写了《论胡兰成与张爱玲》,对“贵族血液”大加讽刺:“这点关系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便自说自话说是“喝鸡汤'的距离一样。” 其讽刺实在是绝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