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前言

中华文明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它的起源要从黄帝时开始算起。但是很多人对这一说法存在疑义,认为中国文明最多只有四千年,这些人并不是贬低中华文化,而是从更为严谨的考古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发掘,对传统文献资料的不断解读,是可以证明中华文文明的的确确是有五千年的。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1959年,二里头文化遗址被发掘,弥补了中国历史考古发掘中的一大空白,客观上证明了夏王朝的存在。而且通过对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夏统治时期,阶级已经分化,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城市规模也非常大,说明了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对后世文明影响深远。

一、考古发掘可以探究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从考古学的角度证明了夏王朝的真实存在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王朝,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开启了我国的奴隶社会,也是我国文明时代的源头,但是由于记载夏朝的文献资料欠缺,很多人曾对夏王朝是否真实存在过产生疑问。

根据“二重证据法”,孤例不证,当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相互验证,更能证明某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存在。这种探究历史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假想的思维模式,为中国人能够真正的探索历史真相奠定基础。

中国在近代饱受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同雄狮觉醒,很多文人无法带枪上阵杀敌,他们把笔杆子当枪,希望用文字来激发民族荣誉感,来团结全体民族。民族荣誉感的形成需要共同的文化根源的支持,追根溯源,有共同的历史传承就非常重要。于是很多学者开始把关注的视野转移到夏王朝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上。

对夏王朝的文献记载少之又少。因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甲骨文,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我们都统称为传说时代。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但是传说由于缺乏具有严谨性,是人传人的口头描述,因此传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够充当第一手史料。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1959年二里头文化遗址走入人们视野,考古学家来到河南二里头,开始对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研究。二里头文化一共被分为四期,大致可以证明二里头文明遗址出现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之间,持续了将近300年的时间。

对于每一个时期到底是属于哪一个朝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毫无疑问,总有一个时期是可以证明和夏王朝是有关系的。因此,二里头文明被当作考古学资料证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

二、通过对二里头遗址的研究,发现遗址内城市规模巨大,而且有向外扩张的痕迹,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手工业和文字发展初具曙光,可以证明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运用 “二重证据法”,司马迁的《史记》作为文献资料,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结果作为考古材料,二者结合相互论证,由此可以证明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夏朝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到了会稽而死。三年之丧毕,益让禹儿子启,”由此可以看出夏朝把禅让制变为“家天下”,夏朝有王权的存在。

通过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研究,可以发现夏王朝的都城规模巨大,在城市中间出现了十字型的道路,道路非常宽广,道路把城市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说有陶瓷区、住宅区、墓葬区等等。复杂的城市规划,侧面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和人口都是早期国家存在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住宅区和墓葬区的观察,在住宅区,每个人住宅样式有所不同,有的人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子,还有的人住的是地面式的房子。通过对墓葬区的观察,不同阶级的人的随葬品也不同,陪葬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般陶器和青铜器是陪葬物品,只有地位高的人死后才有资格用大量青铜器陪葬。说明在夏朝,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也出现了最高的统治阶级,王权也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

经过对陶器的仔细研究,在陶器表面我们发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十分形象,比如画一个太阳代表太阳升起,也有画一些曲线来代表水。这些刻画符号都是中国汉字的起源,经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或许中国有汉字的历史要提前三百年。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二里头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青铜兵器和车碾过的车痕。兵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代有战争,加上车碾过的痕迹非常深,也不断向外延展,说明夏王朝的统治范围以“二里头”为中心不断向外扩散。这些变化都说明了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三、从二里头文明看夏朝在国家发展、青铜制造、农业发展和礼乐制度等方面的成就,夏对商和西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早期国家时代

夏商与西周三代,被称为早期文明时代,也被称为早期国家时代。三个王朝在时间上看似是递进关系,实际上三个王朝全部是部落首领建立的,这三个部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平行的。

夏部落位于山西南部,商部落主要活动在河南地区,西周部落主要在陕西南部。但是第一个踏入国家文明时代的是夏朝,所以夏朝对之后商朝和西周国家的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禹建立夏朝之前,原始部落联盟首领普遍采用禅让制的方式来实现权力的转移。大禹治水有功,舜看重其才能,通过禅让的方式,禹才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由于治水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治水时必须听命于一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治水任务。所以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不断地确立了自己的权威,自己逐渐成为了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存在,王权的影子在此过程中就形成了。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禹在年老时,认为自己的功劳非常大,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自己的功劳,因此他谁也看不上,认为没有贤者能够单让他的位置。此时私心作怪,再加上启也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禹决定把位置禅让给他的儿子启。

启在潜意识里就认为王位只属于自己家,凭什么传位给别人,于是继续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这样王位世袭制就诞生了,王位世袭制被商和西周所沿用。

夏王朝建立后,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地区。由于大量的人集中于此,再加上自然条件优越,黄河流域最早得到开发,农业经济等不断发展。之后虽然夏王朝被灭,但是已被开发的河南地区吸引了之后建立的王朝。所以商和西周的主要活动范围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个地区成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地。

青铜器最繁荣的时代是商代,但是青铜器并不是商王所创造的。早在夏朝,青铜器就已经很多了。比如出现了青铜兵器、青铜农具、青铜礼器等。青铜礼器是最多的,而且也非常的精美,这说明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发掘二里头文明,探寻华夏春秋之始,看夏朝如何开启文明时代

同时青铜器也是身份的象征,等级越高的人拥有的青铜礼器也就越多。这种严格的阶级分化,而且是不可逾越的等级分化,一直影响了商和西周的礼仪文化。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最成熟的文字,但是甲骨文起源于夏朝的刻画符号,夏朝把文字刻画在陶器上,这是和当时的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随着对甲骨文的解读越来越多,甲骨文的文字也越来越被我们熟知,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夏代陶器上的文字和商代甲骨上的文字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见夏朝为中国文字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结语

我们对于夏王朝的记忆停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除此以外更多的停留在远古传说中。但是由于孤例不证,对于夏王朝是否真实存在,有人一直存在疑惑。甚至在国外,很多人都认为夏王朝是中国人虚构的,是中国人为了增强民族自信心而假设的。

但是随着二里头文明的发现,青铜器、陶器的出土,再加上对夏朝城池的观察,发现夏朝的城市规模非常大,社会中具有一定阶级分化,甚至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强权。这些都与史料记载中的夏朝一一匹配,从考古发掘的角度证明了夏王朝的真实存在。

中国早期国家时代由夏商周三个朝代组成,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夏王朝在农业发展、青铜器的制造、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对商和西周产生深远的影响,夏王朝开启了中国文明时代。

参考文献

《史记》

《考古学通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