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被认为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真实水平却不输五小虎!

此人被认为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真实水平却不输五小虎!

提起“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恐怕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句话形容的是蜀国中后期人才青黄不接,能打仗的大将都没了,只能派廖化这样平庸无能的人做先锋,在很多人的眼里,廖化就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了。

而廖化这个在蜀汉本不怎么出名的三流将领也因为这句话成了“名人”,甚至比很多当时的名将还要出名,当然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声,含有更多被人嘲笑的意味在里面,如果廖化地下有知,肯定会跳出来大骂一句“是哪个王圌八羔子黑老圌子,爷爷和你大战三百合”。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其实人家可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但是因为这句话而“得名”,让他成了三国中被黑的最惨的将领。

此人被认为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真实水平却不输五小虎!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在《三国演义》中,当时姜维北伐,可是此际蜀汉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于是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而“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便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本来说的是蜀国连个年轻的将领都没了,而廖化这样的老将居然要去做先锋,这里可是丝毫没有说廖化能力不足的意思。

事实上,廖化可不是平庸之辈,很多人都熟知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曾经廖化上演过一段更为艰辛的“千里走单骑呢”?据《三国志·蜀志·廖化传》记载“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这段话的意思是,关羽失败以后,廖化归附东吴,但是因为心中思念刘备,使用了诈死的计策,让当时的人都信以为真,如此他才得以带着年迈的老母亲昼夜西行去找刘备,刚好赶上刘备东征,与他在秭归相遇,刘备喜出望外,任用廖化为宜都太守。

此人被认为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真实水平却不输五小虎!

当年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被后人贯之“忠、义”之名,反观廖化,则当要再加上一个“孝”字,既要躲过东吴的追杀又要顾及年迈的母亲,两相比较,此番廖化的千里走单骑比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境界上更是超过了关羽。

而还有一个可能会被很多人忽略掉的细节就是,关羽兵败的时间是公元二一九年,而刘备伐吴到达秭归则是在公元二二一年底至公元二二二年初,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廖化能够卧薪尝胆,矢志不渝,他的忠义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

后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主刘禅即位,廖化升任丞相参军,后为广武督,又当过阴平太守,并多次参与北伐行动,二三八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最后廖化抓住机会进攻,击败游奕,王赟亦在交战中箭身亡。

此人被认为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真实水平却不输五小虎!

二四八年,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化随姜维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进攻,帮助姜维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二五九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当时的人都说:“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

由此可以看出来,廖化的战绩并不逊色,击破南安太守游奕,射杀广魏太守王赟,抵抗郭淮进攻,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而他的职位也做到了车骑将军,封侯的地步,这样的廖化又岂是平庸之辈。

而廖化的远见也不一般,二六二年秋,姜维率众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对他说道:“用兵如果不收敛,必将自食恶果,说的就是伯约你啊。智谋并未超过敌人,力量比敌人要弱,但用兵却没有满足,这样的话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呢?《诗经》说‘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赶上这个时候’,讲的就是现在的事。”

此人被认为是蜀汉“最没用”的将领,真实水平却不输五小虎!

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维在侯和被邓艾击败,退军驻扎于沓中,二六三年十一月,接到刘禅投降的敕令,与姜维一起降魏,二六四年,廖化在迁移前往洛阳的中途病逝。

可以说,在三国的众多的将领中,廖化见证了三国风云突变的历史,也许他的名气作为不如其他名将大,但是最后他能与蜀国共存亡,战斗一生,从而以善终,绝非是一个平庸无能之将,陈寿评廖化“以果烈称。官位与张冀(蜀汉后期五小虎之一)齐,而在宗预之右(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