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历史#【历史的集合号——德意志历史一战篇第36期】
1916年,到底应该打法国哪里?
德国高层们曾经一度很犯愁,不是不知道应该打哪里,而是选出地点后有很多人表示反对!
而这个地点就是凡尔登,一个距离巴黎仅有210公里的地方。
之所以遭到反对是很多将领认为凡尔登要塞依山而建,炮台环列,防御工事坚固,肯定有重兵把守,德军进攻这里一定会得不偿失。
就在德军上下意见无法统一时,法国却送来了一个神助攻,结果德军真就开始大规模进攻凡尔登,开启了1916年的进攻模式,那德国为何选择此地大举进攻呢?法国人的助攻又是什么呢?

德国之所以将1916年的进攻重点放在了凡尔登地区,原因如下:
第一:地理因素
此地地形南高北低,多丘陵森林,从西北向东北贯穿有一条马斯丘陵山脉,海拔只有400米左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马斯河呈南北走向穿越凡尔登城,河谷旁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南抵圣米耶尔,北到色当。另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东达德国梅斯,西通孔夫朗。
山下的凡尔登城就处在两条铁路的十字路口,也地处马斯河和丘陵山地的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旦德军获得胜利也将破坏这里的铁路系统。
同时凡尔登地区的位置正好是协约国西线的突出部,它向一个楔子一样嵌入到了德国境内,成为法国战线在最东边的支点,对法国具有战略和政治上的意义,而且此地离巴黎只有210公里,是其东北部的入口,有“巴黎钥匙”,“法国东方门户”的称谓。
德国一旦攻下此地将再次打通通向巴黎的道路,到时法国也将再次面临危在旦夕的局势,1914年战争之初德军兵临巴黎城下的历史恐将重演,所以德国为了进攻这里早在1915年底就开始秘密准备,他们调来了西线最精锐的部队和补给,很多新式武器也将投入战场。
第二:破坏法国的战略防御
作为法国东部防御体系的战略要地,一旦被攻占将破坏法国整体的防御体系,通向巴黎的道路将门户洞开,法国的军民士气也将遭到沉重打击,到时法国将不得不退出战争,剩下的英俄将无法和德军在大陆上抗衡。
如果法国战败其余欧洲小国将导向德奥一方,俄国和英国将孤立无援,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也将显露无疑。
第三:法国自断臂膀
根据德国人的侦察来看,法国撤离和拆毁了凡尔登要塞群中将近4000多门各式火炮,这等于是自断臂膀,这就是法国人的神助攻。
那法国人这是图啥?
原因是在一战的头两年,德国的炮火摧毁了很多著名的要塞,这个残酷的现实让法军高层对永备工事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没有野战部队防守的要塞,是无法单独在德军炮火下长期坚守的。与其让大炮和炮兵在要塞中固守,不如拆毁大炮,调动炮兵去野战部队使用,这可以更好地发挥炮兵的机动性,也能为一线阻挡德军的法军提供炮火支援。
因此凡尔登要塞群拆毁了大量大炮,这让德国人看到了攻占此地的希望,还是法国主动送出的好机会。
当时的德国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在进攻凡尔登之前就曾对反对者说:
“我分析法国人并没有把凡尔登作为一个牢不可摧,必须据守的堡垒,据我所知,法军自1915年8月份以来不但没有加强凡尔登要塞的防御,反而拆毁了很多火炮用作他处,此地已被法国人废弃,其中的守卫部队也很少,所以请诸位不用担心。”
这就是法国助攻带来的效果,等于是自己疏忽给敌人创造了机会,如果法国重视这个突出部或许就不会拆毁那么多的防御设施了。
1916年2月21日早上8点12分,随着长达8个小时的德军炮击,一场持续了10个月的大战拉开了序幕,德、法双方在此地的鏖战成为了一战时期规模最大、代价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
法军为此伤亡了55万人,德国也伤亡了45万人,凡尔登战役也被冠以“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称谓,可见其可怕的程度,战役结束后一战的战略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倾斜。
仁川登陆时的美军,也许他们不知道他们成就了麦克阿瑟的军事辉煌
不敢置信的惨败,英国打土耳其玩火自焚,丘吉尔:打输了不能怪我
第一批援法的英国远征军有多少?说实话这点人真不够德国塞牙缝的
德国输了西线赢了东线,但打败俄国人的军功章上应有女人一份功劳
英国人打仗不行撤退却一个顶俩,此战遭到德国、土耳其的联合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