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一老农盖房,瓦片中发现一子弹,暴露老奶奶隐藏83年身份

2007年,河南高河村,一个叫做李明山的人,因为自己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准备重新修缮一番。当他来到楼顶收拾瓦片时,发现有一片青瓦上留着一个奇怪的记号。李明山好奇之下,费了点功夫,把这片瓦掀了起来,下面赫然是一枚子弹。子弹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是能随便捡到的,李明山非常惊讶,小心翼翼地拿起子弹放在手里观察。这枚子弹重量非常轻,也没有什么磨损。他试着一拧,竟然把弹头拧了下来,从子弹里掉落一张纸条。

这张纸条虽然已经氧化变黄,还有点发脆,但依然可以辨认出字迹。李明山不由得读了出来:今借河高村李大娘苞谷五斗,盐三斤。署名是工农红军手枪连,甲戌年冬月十三。李明山这才明白,原来这张皱巴巴的纸还牵扯了一段往事。甲戌年,就是1934年,这竟然是当年的红军,写给李明山奶奶项小翠的欠条!

河南一老农盖房,瓦片中发现一子弹,暴露老奶奶隐藏83年身份

1934年腊月初二,经过几天的暴雪后,天气终于放晴了。红25军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来到了河南三门峡的河高村,就是项小翠所在的村子。过去,国民党士兵经过的地方,都要鱼肉百姓,甚至强制抓壮丁。村里的人分不清国民党和红军的区别,只知道又有拿枪的来了,纷纷收拾细软要逃到后山躲起来。项小翠因为缠了小脚跑不快,只能留在村里,不过这只军队并没有在村子里欺压百姓,这让项小翠放心了些。

有一天,项小翠的家门被敲响了,她听见门外有年轻人询问道:“老乡,我们是工农红军,想在你这里休整一下,您方便吗?”项小翠打开门,见门外的红军衣着单薄,饿得面色发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回想起之前趾高气昂的国民党军阀,觉得眼前这些小战士不是坏人,就让他们进来。红军进入到项小翠院中,先拿起扫帚帮她清理干净了院里的积雪,把前后院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清理干净院子后,红军们又拿出干粮,自己生火,熬了些稀粥喝了起来,这就是他们的食物。项小翠见状,不由得红了眼眶,红军见状纷纷关心到:“李大娘,您这是怎么了?”项小翠的丈夫姓李,所以红军叫她李大娘。项小翠叹了口气,和他们讲起自己被抓了壮丁的儿子,至今都没有音讯,不知道还活着没。聊到这里,项小翠起身说道:“我给你们做些饭菜。一个个都是大小伙子,这么冷的天,光喝粥可不行。”

河南一老农盖房,瓦片中发现一子弹,暴露老奶奶隐藏83年身份

战乱时期,兵荒马乱,项小翠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吃,但总比红军喝得稀粥要好。一顿饭吃完,项小翠也明白了红军都是好战士,她来到后山让躲藏的乡亲们回来。这些村民也是将信将疑,但是看到红军们帮村里人打扫卫生、干农活,也就放下了戒心。红军在村子里住了小半个月,和村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村民们意识到这支队伍,和之前的军阀不一样。

很多受伤的士兵在村民的精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好转起来,村民们也彻底放下了戒心,还帮助红军战士们运送物资,有的村民还主动把粮食给红军,不过都被谢绝了。有红军战士用担架抬着重伤员,找到项小翠询问道:“能否让我们在您家楼上,照顾几个受伤的战士?我们绝不进您的里屋,不动您一针一线。”项小翠听后,赶紧收拾出房间,随后一名红军班长先把楼上的粮食清点好,又把卫生打扫干净。

到了下午,又有战士找到项小翠问道:“早上我们的米袋子空了,现在没得吃,能不能请你们借我们点粮食?我们有战士去去东西两川打土豪了,等他们回来就把粮食还上。”项小翠拿出五斤苞谷交给红军,并且还说不用还了,战士们连连道谢,拿着粮食去借老乡的石磨,另一部分人去山上找木柴。从山上下来的红军背回来四捆木柴,拿出三捆给项小翠,又把剩下一捆拿出来烧水做饭用,红军战士们用这些柴,和项小翠给的粮食,做了顿饭。

河南一老农盖房,瓦片中发现一子弹,暴露老奶奶隐藏83年身份

项小翠见战士们两天都没有吃过菜,担心他们的身体营养不够,于是从家中的菜缸里装了一大盆酸菜咸菜,还撒了些盐巴,拿给战士们吃。战士们当然不能收,赶紧推辞到:“我们不能白吃到百姓的东西,这是违反纪律的。”项小翠说:“什么叫做白吃,这是我送你们的。你们领导要是不同意,让我去说。”战士们一路小跑去请示了营长,得到同意后,才肯收下项小翠的咸菜。

没多久,去两川打土豪的红军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些粮食。一位三十多岁的红军来到项小翠家中,抱歉地说道:“本来以为能从土豪地主那里搞来粮食,但是你们这边地主不多,搞来的粮食不够,还不了您了。我写个借条,就算以后我们不过来,只要有红军从这走,借据都管用,我们不会欠老百姓东西。”项小翠拿到了借条,红军再三叮嘱她一定要藏好,一旦被国民党发现红军的借条,那就麻烦了。

项小翠确实把借条藏了起来,但却不是因为害怕。后来有很多支红军队伍路过项小翠的村子修整,她从来都没有把借条拿出来。在项小翠看来,这些粮食是自己送给红军,支持革命事业的,不算借。根据后来三门峡市的资料记载,当时有五百多名年轻人加入了红军,还有很多村民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情报、送物资。和他们相比,项小翠觉得自己只是送了些粮食,怎么还能要求红军还呢?

河南一老农盖房,瓦片中发现一子弹,暴露老奶奶隐藏83年身份

过了几天,这名写借条的红军带着几名战士们,挨家挨户的通知,去兰草村的关帝庙,参加军民联欢会。村民们都很高兴,以前还从来没听说过,会有军队跟老百姓一起办联欢会。收到通知的村民们,纷纷前往关帝庙,院子里人山人海。关帝庙里搭上了主席台和表演台,墙上也刷上了宣传革命思想的标语。人都到齐后,负责主持的红军战士说先让红军的宣传队表演秧歌舞,引得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

联欢会的表演结束后,红军领导们又开始讲解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妇联领导也讲解了民主政府婚姻法和男女平等的思想,赢得了村民们由衷的支持。联欢会结束后,很多村民纷纷找到红军想要加入。结束了军民联欢会,红军队伍不日就要启程。部队在村口集结完毕,随着团长的一声令下,奔向了下一个目的地。

1959年,项小翠已经八十多岁了,弥留之际,她把自己的儿孙们都叫来,声音断断续续地讲述了当年的红军欠条:“红军打下了天下,让咱们有饭吃,有地种......红军来咱家住,借了咱们粮食和盐巴,还打了借条。你们也不能提这件事,更不能去找政府。这是咱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孙子李明山牢牢记住了奶奶临终前的教诲。不过,李明山一直不知道奶奶把借条藏到哪儿了,直到2007年他修整老家的房子,发现那颗子弹,才找到了这张借条。老一辈的人情感都很淳朴,为了国家无私奉献,还不要求回报。

河南一老农盖房,瓦片中发现一子弹,暴露老奶奶隐藏83年身份

新中国成立后,项小翠完全可以拿着这张借条,去找政府,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李明山发现借条后,一直记着奶奶的叮嘱,依旧把借条好好保存起来。直到2012年,县里整理红色故事,这张借条才被大家所知晓。县文化办的领导经过调查鉴定后,确认这确实是红军留下来的借条。领导对李明山说:“这是珍贵文物,我们可以给你一定金额作为补偿,借条交由县文化馆保管。”

李明山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无偿捐出这件文物,也不会问政府要钱,一定要遵守奶奶的意思,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一张在74年前的借条,在现在看来,可能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了,但是这是一段苦难岁月的回忆,有着超乎寻常的历史意义。曾经有人出三十万元想向李明山买下这张借条,但是被李明山婉言谢绝。作为项小翠的孙子,他也一直记得奶奶的教诲,将这张借条当做那个年代的纪念,不忘红军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牺牲。

一张借条,藏了深厚的感情。伟大的红军将士,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阵地,并取得伟大胜利。军民鱼水情义深,有了伟大的人民,才有了伟大的军队。像项小翠这样善良的一家人,也是中国人的美德,也算为中国人民做过贡献。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百姓和红军战士,才有了如今的胜利。当年牺牲在革命道路上的先烈们,都很值得敬佩,项小翠作为支持革命的村民,也贡献了他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像渡江战役是被老百姓用小推车打赢的战役一样,解放军和百姓们的军民鱼水情,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显现。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