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0年前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苏联和伊朗曾经有过激烈的角逐,那是79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不是苏联一家进入了伊朗,一起的还有英国。

1941年,苏英两国一南一北分别侵入伊朗。面对20万的联军,伊朗12万左右的兵力完全不够看的。很快,苏联和英国军队就在德黑兰会师了,那真是段美妙的岁月。

80年前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1946年,先是英国撤出了伊朗,后是苏联军队撤出了伊朗。苏联为什么侵入了伊朗,又为何全面撤军?我们从头慢慢说起。

苏联军队为什么占领伊朗,首要原因是伊朗是德国的亲密友邦,当时的伊朗是1924年建立的巴列维王朝,国王礼萨汗与德国关系极好,1927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获得伊朗全国邮政运输的特许权。1928年,德国公司又承包了伊朗北方铁路的修建工程。1930年,就连伊朗国家银行的经理也成了德国人。

而此时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的压制下急需通过“外线作战”的形式改善被英法等国围追堵截的尴尬局面。此时的伊朗向北可威胁苏联向东,可压制英属印度,而且伊朗毗邻的离海沿岸又是当时著名的石油产地,再加上希特勒公开宣布伊朗人也是高贵的日耳曼人的一员,于是志得意满的老巴列维在1935年将伊朗国民从波斯改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而伊朗也和德国展开了大量的合作,特别是资源和武器装备的贸易,这让苏联和英国都很上火。

希特勒上台之后,他认为德意志人和伊朗人同属雅利安民族,都要反对共产主义的扩张。而伊朗也需要德国帮忙防备宿敌英苏,所以德伊关系迅速走向密切化。

80年前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当时,伊朗有五千德国专家,火炮、步枪、手枪全由德国制造,德黑兰大学德国人管,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去德国留学。德国在伊朗的对外贸易中居首。伊朗向德出口羊毛、棉花、铅矿、锡矿、水果和皮货,进口机器、电讯器材、汽车、化工产品和药品等等。

二战爆发后,伊朗依旧和德国保持了密切联系。但是随着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伊朗的命运迎来转折。

1941年,苏联和英国同时夹击伊朗

看着德国在欧洲地区的节节胜利,英国人和苏联人坐不住了,先是德国发动了“海狮计划”,攻击英国未遂。后来,德国又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向苏联进军。

此时,苏联和英国以及美国达成了共识,必须控制伊朗,让德国的可控资源减少。

1941年8月25日,英国和苏联两线夹击,联军总共20万,杀向了伊朗。很快,12万的伊朗军队就崩溃了。9月17日,英军和苏联红军会师在了德黑兰。

之后,伊朗所有的德国人被驱逐,一部分被赶到了澳大利亚剪羊毛去了,还有一部分北送到西伯利亚干苦力去了。

80年前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就此,伊朗被苏联和英国间接控制了,苏联红军主要驻扎在伊朗北部地区,而英国控制了南部地区。老巴列维跑路了,而小巴列维被扶持了起来。德国的资源就此被控制。

此后,苏英两国和伊朗商议,二战结束后半年,两个国家同时退出伊朗。

过了两年,美国也派驻了3万军队进入了伊朗。伊朗大地变得热闹了起来,为了各自的利益,三个国家的人玩出了各种花样。

1946年,苏联人在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下撤了军

二战在1945年结束了,其中欧洲战场在德国投降后,在五月就结束了战事。而亚洲战场在8月也结束了。

根据协议,英国在1946年3月2日撤出了伊朗,美国也走了,而苏联却行动迟缓,迟迟不退。

很明显,苏联人一是尝到了甜头,二是想控制伊朗北部,三是担心前脚走,后脚伊朗被美国控制。

80年前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苏联不退,年轻的巴列维着急了,英国人在背后也骂着苏联人。巴列维把状告到了联合国,联合国有好的办法吗?没有。

于是乎,巴列维郁闷了。

随着各种谴责和联合国的催促,苏联和巴列维进行了谈判,最后巴列维将伊朗北部的油田长期租借给了苏联,苏联人才晃晃悠悠地离开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