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黄晓怡
古人云:“十月生姜小人参”;“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的民间谚语,亦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民间流传,孔子在其《论语·乡党 》中也记载“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说孔子有常吃生姜的习惯,但适量食用,不多吃。可见生姜在古代就被人们用作养生食物,预防保健,强身健体。

生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最常见不过了,在南方,一年就要被吃掉上亿吨的生姜,在北方,生姜也是腌制品的主要食材,小小的生姜它不仅仅是一味调味品,也是一种可单一食用的蔬菜,但很少有人知道,生姜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生姜不仅能以自身清香气味祛除食物腥味,增加菜肴风味,作为中药材,生姜也是一味具有健脾胃、温中止痛的良药。
功效主治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效果显著。
此外,生姜还可以解半夏、天南星、乌头及鱼蟹之毒。
临床配伍多用于药引,常与桂枝、麻黄、防风等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的药效。与半夏、高良姜、胡椒等同用以增强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的药效。
值得注意区分的是:作为同一品种的另两种药材“干姜”和“炮姜”其药性和生姜大有不同。
特征
干姜是由新鲜生姜除去杂质后,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再干燥而得。
炮姜是由干姜照炒法用砂烫至鼓起,直至表面棕褐色为止。
生姜行散的力量更强,干姜温热的性质更明显,而炮姜则擅长止血止痛。
功效
干姜的功效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临床多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为温暖中焦的主药。
炮姜的功效为温经止痛、止血,临床多用于治疗阳虚失血、吐衄崩漏、健胃虚寒。
因此,在日常应用生姜、干姜和炮姜的时候要学会区分,否则影响药效。
干姜
炮姜
现代研究
生姜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醇、a-姜烯、β-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一龙脑等,辣味成分为姜辣素。
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粘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其醇提物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
临床应用
1、真武汤
生姜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附片一枚。水煎服。
主治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畏寒肢冷。
2、桂枝汤
生姜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服,趁热一饮而尽随后服用热粥水以助药力,微微出汗为佳。
主治外感风寒表湿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3、小柴胡汤
生姜三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水煎温服。
主治伤寒少阳、往来寒热、心烦喜呕、食欲不振、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
养生食疗方
1、姜汁牛奶
原料:姜汁1汤匙、鲜奶200毫升、红糖适量。
制法:将三者混匀,隔水炖熟饮用。
功效:夏季长时间在有空调的场所,容易受凉而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可喝姜汁牛奶调理肠胃。
2、生姜红糖茶
原料:生姜10克、红糖15克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丝,用开水泡5分钟,文火熬2~3分钟,加红糖调溶即可饮用。
功效:受凉引起风寒感冒,可趁热喝上一碗红糖姜汤,有助于散寒解表。女性经期腹痛也可适量饮用,可驱寒温体缓解疼痛。
3、羊肉生姜煲
原料:羊腿肉适量、不去皮生姜300克。
功效:羊肉性热,温阳取暖,是滋补佳品,姜驱寒保暖,同食可治腹痛、胃寒。
4、生姜茶
原料:生姜10片、茶叶7克。
制法:煎水趁热饮服。
功效:能发汗解表、祛风寒、温肺止咳。
5、生姜蜂蜜水
原料:生姜100克、蜂蜜2汤匙。
制法:生姜温水榨汁后兑入蜂蜜,餐后晨服。
功效:能增强体质、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缓解醉酒(孕妇婴儿不宜服用)。
注意事项
1、生姜在细菌作用下可发酵腐烂,产生黄樟素物质,能诱发食道癌、肝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腐烂的生姜不能吃。
2、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一次不要多吃,以3~5片为宜;阴虚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不宜吃姜;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红糖姜汤。
审稿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张诚光、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松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