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鼓浪印记”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厦门落幕

央广网厦门12月18日消息 “鼓浪印记 桃源花开”李金仙雕塑作品展18日在厦门文联艺术展览馆落幕。本次展览为雕塑家李金仙首办雕塑个展,持续展出20多天,展出雕塑作品数量超百件,涵盖了她多年的创作成果。

“鼓浪印记”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厦门落幕

展览现场的背景板用色浓烈大胆(央广网发 厦门市两岸艺术品交流协会供图)

李金仙是中国当代女雕塑家,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雕塑作品个性鲜明,主体多为体态丰腴、姿态优美、身体开满花朵的女性形象,用色大胆,表达内心热烈情感以及对女性题材的关注。

对于在厦门鼓浪屿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的李金仙来说,鼓浪屿成就了她心中的桃花源。数十年来,她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创作,把最大的热情融入创作,是国内最早一批将中国千年的漆艺与雕塑做结合的雕塑家。

“鼓浪印记”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厦门落幕

“鼓浪印记 桃源花开”李金仙雕塑作品展现场(央广网发 厦门市两岸艺术品交流协会供图)

走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体态丰腴的胖女人“不着地”地舞着、开满鲜花的女性“化着浓妆”绽放着,一些具有鼓浪屿元素的模具尽显传承印记,还有疫情期间诞生的飞鱼与笼中鹤,突兀地“自述”着与自然相融相处的全过程。

李金仙不仅将雕塑与漆艺结合,用传统漆艺的“术”表达现代的“形”与“意”,还在作品中融入有趣味有特点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闽南的“龟”、东北的大花布等。

“鼓浪印记”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厦门落幕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金仙(央广网发 厦门市两岸艺术品交流协会供图)

据悉,此次展览不仅汇聚了李金仙创作的《花韵》《花开了》《美人·鱼》等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还呈现了她新近创作的《爱屋》系列。展览取名“鼓浪印记”,李金仙说,是因为这些作品主要都是她在鼓浪屿创作的。鼓浪屿长期生活工作的经历,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她的创作风格。

“鼓浪印记”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厦门落幕

厦门两岸艺术品交流协会会长刘成专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央广网发 厦门市两岸艺术品交流协会供图)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金仙的儿子张含说,“鼓浪印记”是李金仙对鼓浪屿最直接的牵挂,“承载独立女性这个概念的本体不一定是人体,也可以是岛上的鲜花和植物来暗喻。”张含认为,女人和花是两种美丽的代名词,易老的容颜与最美的花联系到一起,或许也是李金仙她创作的原动机。

此次展览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厦门市美术馆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