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鼓浪印記”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廈門落幕

央廣網廈門12月18日消息 “鼓浪印記 桃源花開”李金仙雕塑作品展18日在廈門文聯藝術展覽館落幕。本次展覽為雕塑家李金仙首辦雕塑個展,持續展出20多天,展出雕塑作品數量超百件,涵蓋了她多年的創作成果。

“鼓浪印記”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廈門落幕

展覽現場的背景闆用色濃烈大膽(央廣網發 廈門市兩岸藝術品交流協會供圖)

李金仙是中國當代女雕塑家,現為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她的雕塑作品個性鮮明,主體多為體态豐腴、姿态優美、身體開滿花朵的女性形象,用色大膽,表達内心熱烈情感以及對女性題材的關注。

對于在廈門鼓浪嶼學習、工作、生活和成長的李金仙來說,鼓浪嶼成就了她心中的桃花源。數十年來,她始終全身心地投入創作,把最大的熱情融入創作,是國内最早一批将中國千年的漆藝與雕塑做結合的雕塑家。

“鼓浪印記”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廈門落幕

“鼓浪印記 桃源花開”李金仙雕塑作品展現場(央廣網發 廈門市兩岸藝術品交流協會供圖)

走進展館,映入眼簾的是體态豐腴的胖女人“不着地”地舞着、開滿鮮花的女性“化着濃妝”綻放着,一些具有鼓浪嶼元素的模具盡顯傳承印記,還有疫情期間誕生的飛魚與籠中鶴,突兀地“自述”着與自然相融相處的全過程。

李金仙不僅将雕塑與漆藝結合,用傳統漆藝的“術”表達現代的“形”與“意”,還在作品中融入有趣味有特點的傳統文化元素,如閩南的“龜”、東北的大花布等。

“鼓浪印記”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廈門落幕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李金仙(央廣網發 廈門市兩岸藝術品交流協會供圖)

據悉,此次展覽不僅彙聚了李金仙創作的《花韻》《花開了》《美人·魚》等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還呈現了她新近創作的《愛屋》系列。展覽取名“鼓浪印記”,李金仙說,是因為這些作品主要都是她在鼓浪嶼創作的。鼓浪嶼長期生活工作的經曆,也潛移默化影響着她的創作風格。

“鼓浪印記”李金仙雕塑作品展在廈門落幕

廈門兩岸藝術品交流協會會長劉成專在展覽開幕式上緻辭(央廣網發 廈門市兩岸藝術品交流協會供圖)

作為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李金仙的兒子張含說,“鼓浪印記”是李金仙對鼓浪嶼最直接的牽挂,“承載獨立女性這個概念的本體不一定是人體,也可以是島上的鮮花和植物來暗喻。”張含認為,女人和花是兩種美麗的代名詞,易老的容顔與最美的花聯系到一起,或許也是李金仙她創作的原動機。

此次展覽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和廈門市美術館主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