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唐僧困了,孙悟空给他一个这样的枕头

有句调侃的顺口溜是: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自己车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乡巴佬……

逛了几次故宫武英殿后,我也想说:不到故宫陶瓷馆不知道自己眼界小。

从最初的灰陶白陶黑陶彩陶,到青瓷白瓷黑瓷青花瓷,再到粉彩五彩斗彩珐琅,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瓷器,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小视频拍了几十段,文章写了几十篇,但如果说到最爱的一件,还要数“定窑白釉孩儿枕。”

如果唐僧困了,孙悟空给他一个这样的枕头

孩儿枕出自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定窑”,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8.3厘米。

一个眉清目秀,眼睛圆而有神的小男孩,伏卧于床榻上,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拿着一个绣球,两足交叉上翘。身上穿着宋代特有的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有团花纹。也许他刚睡醒,拿起绣球在思考该怎么玩;也许是他困了却还不想睡,强睁着一双眼睛给父母看。孩儿神情悠闲得意,一副幸福快乐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忘了一切烦忧。

他的背光滑圆润,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可那却偏偏是一个枕面,让用来睡觉时放头的。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唐僧在五庄观看到人参果的样子,“善哉、善哉,这不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儿吗?怎么能枕着睡觉呢,快拿开,快拿开。”

悟空会不会说:“师傅,这里上好的瓷器,夏日炎炎,午后的时光又如此漫长,冷冰冰的瓷枕正适宜午睡消暑。”

当然了,这也是一种调侃,不过唐僧的年代瓷枕的确已经有了。瓷枕始见于了隋代,流行于唐代,宋代进入繁荣时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丰富多彩。

说远了,再拉回来看这件瓷枕。该说男孩卧的榻了,孩童榻为长圆形,四面开光,正面开光内印螭龙纹,背面开光内光素,两侧开光内印如意云头纹,开光之间亦以如意云头纹为饰。通体施牙白色釉,底素胎无釉,有两个通气孔。整件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名品。

孩儿枕流传下来的很多,这可能与中国传统中“多子多福”的观念有关。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爷非常喜欢孩儿枕,在位期间,曾多次提到“定瓷娃娃凉枕”,并题写过11首咏孩儿枕的诗。我们来看一首题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孩儿枕底部的诗:

北定出精陶,曲肱代枕高。

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

彼此同一梦,蝶庄且自豪。

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签劳。

定窑瓷器在宋代五大民窑中属于创烧比较早的品种。早在唐朝后期河北曲阳、燕川一带就开始烧制定窑白瓷,唐代时这一带属于定州地界,所以叫定窑。其中历经五代到宋,定窑瓷器日趋成熟。

作为民窑能在历史上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定窑瓷器的魅力何在呢?

答案就是它的釉色和装饰工艺独具特色。宋代定窑瓷器的釉面基色是白色,但这个白色却呈现乳白色。釉不透明,却釉色光亮,质地细腻,手感滑润,触手顿生不忍释手的亲近之感。再看其装饰,以浮雕、印花、划花为主,纹饰特别精细,以莲瓣、菊花、缠枝牡丹等纹饰居多,也有花鸟瑞兽、双鱼、云龙等纹饰,图案精细,讲究对称,引人入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