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我们知道朝鲜战争是在1950年6月下旬爆发的,可以说在这场战争初期无论是“东道主”韩国军队,还是“场外支援”美国人都在战场上被“客场作战”的北朝鲜人民军打的狼狈不堪。

从6月25日凌晨的倾盆大雨中,人民军有7个师、2个旅、2个团共9万人的部队,在“三八线以北”的阵地上严阵以待.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支部队会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和他忠实的“伙伴”韩国人打的只剩下了朝鲜半岛8%的土地,那么没有营级规模指挥经验的金日成到底是怎么做到呢?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难道金日成在战争初期真的有高人相助?还是他真的是天命所归?

第一:俄国顾问

可以说金日成背后的确有高人指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特伦蒂.史蒂可夫,此人是苏联驻北朝鲜大使,在二战中经历了战火的锤炼,是一位富有作战经验的将军。也是苏联占领军的指挥官,因此金日成每周都在此人那里接受战场上的指示。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同时在1948年年底苏军撤出朝鲜时,依然有3000名苏联军人留下,这些人成为了人民军的教官,用来训练和督导新兵。这些人也有很多成为了朝鲜军中的顾问,在每个步兵师中都有15名以上的苏联军官成为了顾问,这些人都是在二战中久经沙场、富有实战经验的官兵,因此在训练和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对没有营级规模指挥经验的金日成看来,犹如“救命稻草”,因此他不得不依赖这些苏联顾问来帮他拿主意,或者是直接指挥人民军作战。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第二:人民军的出其不意

当战争爆发时朝鲜军队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迅速突破了韩军的防线,并在美国人没有大批登陆之前,才把美韩军队压缩在釜山附近,对于金日成来说速战速决是最有效结束战争的方法。而对于美、韩来说节节抵抗、争取时间,等到美军大量调入半岛时,也就是人民军无力抵抗之时。所以出其不意、速战速决是“北方”想要的结果。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第三:人民军内部老兵众多

在当时的人民军近10万人的战斗部队中,有三分之一的官兵是从我国回到朝鲜的,这些都是从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朝鲜族士兵,他们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老兵。而当时的韩国部队都是新兵,他们训练水平不足,对战争的热情也并不积极,所以老兵打新兵自然节节胜利。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第四:装备差异大

不得不说装备质量的好坏和装备的性质,也同样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当人民军开始进攻时,他们使用的是150辆苏式T-34坦克、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大炮和众多的自行火炮,这些都是苏联人提供的进攻性武器。

而韩国人只有美国留下的轻武器以及一些防御性武器,根本无法和人民军的军事装备媲美,所以韩国军队无法抵挡人民军的进攻,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因此在战争初期金日成把美韩军队打的狼狈不堪,即使他没有营级规模的指挥经验,但依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不过他也终究没有将美国人赶进大海,当美军缓过劲来以后,开始大批大批的登陆半岛,以及组织“联合国军”登陆仁川。

金日成把美韩打的狼狈不堪,可没有营级指挥经验的他怎么做到的?

最终朝鲜人民军被半岛南侧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和登陆仁川的“联合国军”南北夹击,朝鲜人民军大败亏输,有40000多人陷入包围圈,只有30000多人的残兵败将逃回了“三八线”以南,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其它力量来帮助北朝鲜,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一败涂地。

志愿军一等功英雄,却在美国成了杀人魔王,事实真相让人刮目相看

在朝鲜上空美国明明和斯大林打得不可开交,却为何最终谁都不承认

抗美援朝期间斯大林到底给我们多少装备?说出数字你可能不敢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