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7岁平定三藩,康熙是如何做到的?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明君,有胆有谋,有抱负有远见。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7岁平定三藩,康熙是如何做到的?

康熙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藩”指的是明朝灭亡后留下来投靠清朝的军队势力,分别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在镇压农名起义时都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封王。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

吴三桂镇守云南期间,他招兵买马,铸造兵器,野心不断壮大,他串通尚可喜与耿精忠一起谋反,试图反清复明。

27岁平定三藩,康熙是如何做到的?

吴三桂(图片来源于网络)

康熙在串通之前就已派去亲信监视吴三桂的动静,而吴三桂尚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康熙的眼中。

说巧不巧,平南王尚可喜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于是称病告老还乡。康熙看到奏折后,非常高兴心想:真是天助我也,我正要削藩!于是准批了尚可喜回家养老,但不能让其儿子继承王位。康熙顺水推舟,粉碎了尚之信继承王位的美梦!吴三桂儿子在京城得知此事后马上派人通知家父,吴三桂觉得自己谋反事情败露,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与耿精忠假意上书请求撤藩。奏折送到京城时,康熙觉得时机来了,于是紧急招见文武百官一同商议此事。有的大臣建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彻底平定三藩势力。有的大臣则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三藩势力兵强马壮,不可轻举妄动,可先礼后兵再做打算。这时的康熙有胆有识,坚决撤藩。这时吴三桂和耿精忠万万没想到康熙竟然假戏真做,于是起兵谋反。

由于吴三桂蓄谋已久,谋反势力来势汹汹,带领将士进军湖南四川陕西等地,这些地方反清复明思想任然存在,吴三桂抓住时机,一路煽动反清复明思想,壮大自己的势力。

1674年,吴三桂起兵造反第二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谋反,1675年,尚可喜在广东起兵,三地造反势力一路北上,杀气腾腾,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康熙临危不惧,他冷静思考,第一举动就是先捉拿吴三桂的家人,斩首吴三桂的子孙,表明平定三藩的决心。康熙认为此次谋反野心最大的是吴三桂,于是集中兵力对付吴三桂,而对耿精忠和尚可喜实行软硬兼施的策略,一边打仗一边给予其台阶下。后二人接连不断吃了败仗,一看大势已去,便投降了朝廷。

三路叛军最后只剩下吴三桂,康熙帝命令大将胡拜、赵赖带兵围剿吴三桂,后吴三桂受重创,节节败退,病死于内外围困之中,之后三藩彻底平定。

三藩被平定是康熙帝巩固政权的凭证,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魄力和气度,对统一国家和管理国家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