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雨夜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竟然是长津湖战役幸存者

雨夜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竟然是长津湖战役幸存者

图说: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护照顾老人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 通讯员 彭珍妮 谢涛)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位九旬长津湖战役幸存老兵。

11月的一天雨夜,该院安亭院区急诊科收治了一名90岁的高龄男性患者。他在入院前半小时突发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伴有右侧肢体偏瘫等症状,且症状持续存在无缓解,被家属紧急送至医院。

急诊预检接收到患者后,立刻通知神经内科,在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多学科紧密配合下,开启绿色通道,20分钟就完成了检查。经神经血管组医生全面评估后,明确该患者为“治疗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暂无需神经介入取栓治疗,可予以静脉溶栓。获得家属同意后,5分钟内便开始为他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接受溶栓治疗十分钟后,老人右侧肢体无力症状开始缓解;溶栓结束后,他的右上肢便可持物、右下肢也可以抬离床面、抵抗重力;言语含糊同样好转,竖起大拇指对大家说了一句:“是你们救了我!”急诊科抢救室医护人员密切关注老人溶栓后的病情改变,直至他次日入住神经内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医护团队接到患者后,迅速衔接治疗,在完成溶栓治疗24小时后,各相关科室对老人全面开放绿色通道,当天就完成了所有相关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无意间了解到,老人是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曾担任炮兵营的排长。“不久前,我们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被剧中前辈们的事迹深深感染。看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既崇拜又敬仰。”一位神经内科医生说,“他曾在弹雨枪林中穿梭,作为军队医院的医护人员,我们要用过硬的专业技术去回报他的付出,守护他的健康。”

雨夜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竟然是长津湖战役幸存者

图说:老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凭证

经过14天的治疗,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恢复如初、精神抖擞,谈笑风生间,他说:“来到这里我血压也控制好了,头也不晕了!”

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中,脑血管病排在目前我国国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脑梗死,占到卒中比例的80%左右。急性脑梗死发生后,会有一部分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坏死,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症状。而部分患者在梗死核心区周围还存在一部分处于缺血状态、及时救治还可以恢复功能的脑组织——这也就是静脉溶栓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据介绍,静脉溶栓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阻塞血管血流,使血管再通的最有效的救治措施之一,但是具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的3-4.5小时内,经过严格的影像、血液等相关检查和专科医生评估和筛选后,越早开始获益越大,出血等风险越小。

继续阅读